今天是: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9年第5期>>践行“三看三干”工作理念
以实诚之举慰藉空寂之心
——大安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怀简述
发布时间:2019-06-03 17:00:18       作者:郭太华       来源:区卫生健康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现象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其养老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怀既是党和国家兑现30年前“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的庄严承诺,更是“以民为本”的具体举措。

近年来,大安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政府主导、卫健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关怀模式,通过“领导重视建机制,政策帮扶解难题,生活关怀慰心际”的工作格局,不断满足他们养老、医疗、居住、心理等需求,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以实诚之举措慰藉了失落的心,实现了计生特殊家庭多年“0上访”。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大安区是自贡建城区之一,2018年末户籍人口46万人,享受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7821120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家庭436608人。

“一枝一叶总关情”,1120人,虽然在全区总人口中比重只有2‰,但是对于每一个家庭却是不幸百分百、困难百分百。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怀,作为小康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以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关怀,作为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纳入目标绩效管理。建立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其他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卫健、财政、人社、民政、住建、教体、残联、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乡镇街道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安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工作专班”,形成了“政府领导、卫健牵头、成员互补、上下互通”的工作机制。分别出台《大安区关于进一步做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的通知》,进一步明晰区级成员单位、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村(社区)及日常生活联系人的工作职责,建立了以生活照料、养老照护、医疗保障、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广泛发动乡村组三级干部和邻里朋友、社会人士,争做计生特殊家庭关怀志愿者,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扶助关怀网络。强化督查督办,确保了“人员、投入、工作”三到位。

二、深化政策扶持,按需纾难解困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众的需求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我区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在优先兑现国家政策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深化政策扶持措施、办法,努力纾解计生特殊家庭困难。

1.建立并动态调整家庭扶持档案

每年初,区卫生健康局按照群众申报、村社区核实、乡镇街初审、区级复查的程序,汇总当年应享受对象,指导乡镇街道通过入户实地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其收入情况、住房情况、生产情况、健康情况、劳力情况,建立详实的家庭档案782份,并实行动态调整。同时,将各家庭需求情况分门别类向各相关成员单位通报。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职责和自身实际,与乡镇街道一道,落实具体扶持措施和办法。

2.区别发展能力,输血、“造血”

发放各种补贴,为老弱病残等无造血功能的家庭“输血”。将计生特殊家庭优先纳入社保代缴最低养老保险;优先纳入低保、残疾失能补贴、民政助餐助洁助浴等范畴;优先享受城市公共租赁住房和农村危旧房屋改造;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优先挂号、取药、诊疗,并免诊疗费等。2018年共代缴养老、发放各种补贴等共33664.108万元。开展就业服务,为有就业需求和能力的计生家庭“造血”。动员60岁以下特别扶助对象和有劳动能力的伤残子女积极就业。通过人社部门的“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春季攻势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大型专题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岗位信息“进乡入村下社区”活动和扶贫专场招聘会等平台,成功帮助永嘉乡罗家芸、和平镇缪俊麒等实现就业岗位12个。及时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就业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团结镇曾建邦夫妇在龙井街开早餐小吃店,因店面到期不能再续租,区、镇得知后,及时与龙井街联系帮助其及时找到店面。农业农村局深入乡村,走进种植园和养殖基地,上门开展巡回技术培训,现场接受群众咨询,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去年,开展各种农业技术培训 79场次、现场技术指导40场次,受服务计生特殊家庭164人次。

3.全面落实医疗健康服务

配备签约家庭医生,开通就医绿色通道。我区将计生特殊家庭纳入优先安排家庭医生的范围,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签约家庭医生定期走访签约家庭,细致讲解医疗政策和医疗费用报销方式,详细了解对象身体情况,建立健康档案,对部分长期慢性病患者,协助对象申报长期慢性疾病门诊优惠;对居家偏远,就诊不方便的对象进行主动上门问诊,对不能解决的病症,主动帮助联系上级医院,落实就诊情况。全面落实住院护理。由区财政每年安排预算36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计生特殊家庭购买商业保险,保险公司为住院计生特殊家庭赔付住院护理补贴,为特殊家庭聘请专业护工护理。近三年,共理赔保险金1090人次,金额149.18万元,切实解决了对象生病住院的照料问题,极大地增强了群众认同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4.采取多种模式保障特殊家庭“老有所居”

“居者有其所”,安居是头等大事。我区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切实为计生特殊家庭改善住房条件。针对城市和农村已有住房、但破旧的家庭,通过群众自筹一点、村(社区)筹工一点、乡镇支持一点、区级补助一点,为其筹集建房资金。近年来,共筹集资金近250万元,为54户改善住房近5000㎡。积极为城区无房特殊家庭争取公共租赁房屋。2018年对全区计生特殊家庭住房安全情况摸底调查,共有城市无房家庭30户,但其中部分家庭因子女死亡后人均可支配收入升高,被挡在了“门外”。为此,政府领导充分考虑到他们对住房的现实需求和经济的承受能力有限等特殊因素,及时召集卫健、住建等部门专题讨论,决定对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申请公租房时,考虑收养子女需要,增加一人计算人均收入;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给予优先安排公租房。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对象,积极协调社会租房或进住养老机构,全区共协调社会租房30余户,入住养老机构13户。

三、固化生活关怀,做实心理慰藉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多数人在身处不幸时的无奈自我安慰。唯一的子女惨遭不幸后,养老的实际和心灵的空虚,是计生特殊家庭的最大心结。我区切实从日常生活关怀上狠下功夫,实实在在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田,破解他们的心结,让他们切实从友情、亲情感受中,真实感悟“党就是亲人”。

一是第一联系人作他们的“子女”,陪他们过日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根据“本人意愿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方式,为782户特殊家庭结对固定联系人253名,作他们的“子女”,陪他们过日子。主要通过日常生活照料、打扫卫生,时常电话问候、走访探视,不定期聊天谈心、健身陪伴等方式,随时走到他们身边,贴近他们的生活,切实做好点滴小事,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子女就在身边。何市镇永丰村二组独生子女死亡老人陈德芳,患有轻微的阿尔茨海默症,其妯娌卢建芬作为联系人,为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聊天吹牛,带其走亲访友等,做到了关怀无微不至,体贴无处不在,使得陈德芳老人的房屋、衣着随时都整整洁洁,整天乐乐和和,以致她本人都不愿进敬老院生活。

二是第二联系人注重节点关怀,切实解决难题。乡镇街道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卫健干部也主动靠近,分别联系1家或多家特殊家庭,作为第二联系人,主要负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家庭困难,解决第一联系人所不能解决的难题。在春节、端午、中秋、特殊家庭人员生日、住院等特殊日子,“双岗”联系人,共同为他们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共同聚餐等。全区为所有特殊家庭确立第二联系人联系282名,去年共慰问184人次,开展联宜活动345人次。

计生特殊家庭在面对养老送终时,常念叨一句话:“先走的是幸运的”。这句心酸话,既为传统的送葬担忧,更为日后的生活担忧。各级领导干部和联系人,深深体会到他们的难处、痛处,在最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排忧解难。牛佛镇张家坝社区老人李贻芳老公突发脑淤血病故,联系人钟历琴,及时组织社区干部、邻里帮助李贻芳料理丈夫后事;并且在得知10年未交公房租金后,通过政府补助、辖区企业募捐等多种方式,为其筹集10000元解决。事后,李贻芳老人常说,老公突然的离世让她不知今后的生活怎么办,是政府帮助料理后事,又解决房子的大问题,真的不知咋说感谢的话。

计生特殊家庭的第三代,既是他们的希望,但其扶养也总是他们的一大心病。我区将他们的第三代也纳入到关怀范畴,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解决现实困难。如,何市镇胡德财,其独子意外死亡后儿媳改嫁,留下两孙,分别在读大学和高中,仅靠胡德财夫妇种地维生,镇第二联系人、卫计干部刘英及时协调,于2017年新增该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雨露计划”,解决孙子就学费用,并将4人纳入城乡低保、实施易地搬迁,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三是实施心理疏导,解绑精神束缚。老有所乐,需心地开阔。计生特殊家庭的心理孤独、失落、凄凉等,是他们最难越过的坎儿,以致于他们自我封闭,甚至自暴自弃。化解他们的心理困扰,需要他们走出家门束缚,融入社会,展现自身价值。为此,我们主要开展了个性化引导兴趣爱好。通过前面的大量工作,“双岗”联系人和各级干部均走进了计生特殊家庭成员的心里,他们也愿意向联系人敞开自己的心扉。我们根据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积极动员他们报名参加各种老年学校,为他们送书送报,引导、鼓励他们展示才艺、发挥余热等,让他们动起来、活出来。马冲口街李鑫权有书法绘画技艺和彩灯手工绘画特长,以前长期从事该项制作。其独子死亡后,曾经一度精神不振。街道社区及时、且长期进行心理干预,鼓励他鼓起生活勇气。他从“偶尔活动”到“主动行动”,又重新回到彩灯制作岗位,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实现了自身价值,真正驱散了心中阴霾。目前,他还在酝酿将自己的特长向计生家庭的残疾人传授,既让手艺后继有人,也为这些家庭增进发展后劲,增强幸福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为计生特殊家庭谋福利、解困忧、补短板,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作者: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