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0年第9期>>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一张低保公示牌 做好监督大文章
——大安区创新实施低保对象挂牌公示
发布时间:2020-10-12 18:45:45       作者:邓茂权 李园彬 王静 黄兵       来源:区纪委监委 区民政局

一、实施背景

低保金作为困难群众的“救命钱”,发挥着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功能。然而,城乡低保领域乱象仍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一是“关系保”“人情保”损害公信力。有的村(社区)干部吃拿卡要、雁过拔毛,向申请对象或已保对象索要好处费;或搞肥水不流外人田,优亲厚友,甚至发生住着洋房吃低保、开着豪车吃低保、穿着名牌吃低保。二是“死人保”“空人保”透支群众信任。有的低保对象死亡后,家人或村(社区)干部利欲熏心,瞒天过海,隐瞒信息“吃死人的钱”,将低保金存折卡私自扣存,继续领取其低保金;或因经济状况好转,已不符合条件,但仍继续吃低保。三是“错保”“漏保”啃噬执政之基。有的基层干部敷衍塞责、搞形式主义,评议走过场,或干脆不评议、不入户,以书面审核代替实质审核,导致错保;有的漠视群众利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察真情不了民意,导致漏保。低保乱象问题看似微小,实则其害如虎。近年来,大安区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持哪壶不开提哪壶,持续巩固拓展“一卡通”治理成果,连续两年开展低保专项治理,在先行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行城乡低保对象挂牌公示工作,让低保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二、原因剖析

(一)宗旨意识淡化,兜底保障“识别不准”

有的干部忘了“利为谁所谋”,淡忘了党的宗旨、淡薄了群众感情,主动关心群众疾苦不够,当大爷、端架子,“机关化”严重,对辖区群众因病、因灾等致贫情况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找不理,一些困难户因我们干部的“官僚主义”未及时得到政策保障,导致“该保的未保”。甚至有的干部忘了“权为谁所用”,公权私用、权力任性,在落实低保政策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出现一些“关系保”“人情保”,导致“不该保的保了”。2017年以来,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查处低保领域问题线索共60件,问责处理30余人。

(二)工作作风不实,主动监管“底气不足”

有的干部缺乏担当精神,当老好人,对低保申请听之任之,不履行“初核初查”责任,对明知不符政策申请户不敢坚决拒绝,“低保大门”完全放开。有的干部作风漂浮,有章不循、有矩不依,工作简单化、程序形式化,低保申请评议“走过场”,初审停留于“看资料”,入户调查简单“询问式”,对申请户房产、车辆、收入、就业等家庭信息抽查不到位、把握不准。有的干部“栽花不栽刺”,动态管理落实不到位,对低保户经济好转的情况“不知道”,未做到“应取未取”或取消不及时。2017年以来,大安区纪委监委受理低保信访问题40余件,其中201716件,占年度信访总量的11.03%201821件,占14.69%201910件,占13.16%

(三)对象面宽量大,有效监管“措施不新”

主要存在“两多两少一散”的问题。从对象看,低保户数量多、核查内容多,大安区共有低保对象10797户,15448人,覆盖面广,而涉及家庭核查内容包括家庭就业、收入、房产、车辆等大量信息,工作压力极大;从民政干部人数及日常监督措施来看相对较“少”,大安区区镇两级民政干部25人,镇(街)民政办一般12人,而职能监督多数依靠查阅资料、入户走访及群众举报等传统、常规方法,无法及时、准确、全面核查核实低保人员家庭收入、成员就业变化等情况,导致动态调整困难;从面上监督来看还较“散”,除民政部门和村(社区)干部外,其他各层级无法准确、简单地知道和识别“谁是低保户”,各类日常监督的针对性不强,没有有力有效的发动和整合群众监督及其他层级监督力量,监督合力不够,效果不佳。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突出关口前移,让挂牌“有底气”

下好监督“先手棋”,确保低保牌“敢挂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思维,推动全区各级严把“五关”做实做细低保办理工作,为挂牌公示打下坚实监督基础。一是严把政策宣传关。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三级干部大走访“绘制民情地图”和“唱票公开”等各类宣传载体,广泛宣传低保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同时也营造出“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浓厚氛围。二是严把申请调查关。在形式审查基础上,镇村按100%比例、区按30%的比例入户核查,并协同相关方面核查申请对象的房产、车辆、社保等财产信息。三是严把民主评议关。在村居、镇街“两级评议”的基础上,结合村民小组群众离申请对象最近、了解最清楚的实际,大安区增加组级评议,全面对申报享受低保人员进行审查评议。四是严把审批程序关。统一印制低保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表册,制作村居审查、镇(街)审核、区审批三级流程图,细化低保资金的审核、审批、使用和监管责任。五是严把公开公示关。在调查、评议、申报、审批的全过程,将申报对象的家庭、收入、困难、审批享受的人数和标准等情况,分四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挂牌以来,全区基本实现“零”差错,未发现有“错保”现象。

(二)推行“挂牌+”,让公示全覆盖

打好监督“组合拳”,确保低保牌“能挂稳”。今年6月为全区低保户挂牌亮出身份,并辅之以其他各类公示方式,让监督无处不在。一是统一公示牌模板。明确制作规格型号,公示牌上显示醒目“低保户”字样,显示因残、因病或因贫等何种原因享受低保,显示镇(街)纪(工)委监督举报电话。二是统一挂牌公示位置。参照建档立卡贫困户门前公示牌模式,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在低保户家门口显眼处悬挂“低保户”公示牌;做到全区覆盖,除极少数低保对象因借住、租房等不便挂牌外,对15个镇(街)共1万余户低保对象实现全覆盖挂牌。三是统一延伸公示方式。为拓宽公示内容,对低保户的生活困难原因、家庭人员、财产收入和政策享受情况,通过村(居)组务公开栏、组级事务“唱票公开”和QQ、微信等载体进行全面公开。挂牌以来,全区城乡低保退出473591人,仅何市镇挂牌前就清退71户,其中主动退出8户。

(三)注重后半篇,让挂牌公示有“生命力”

写好监督“大文章”,确保低保挂牌“能拓展”。把低保挂牌公示作为推动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抓手。一是以公示牌倒逼干部作风转变。把关心生活困难群众作为三级干部大走访“绘制民情地图”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走遍大安”的必选事项,推动干部走访时把走进低保挂牌户作为规定动作,让干部走访有了目标,实化了走访内容。二是以公示牌指引惠民政策落实。全区低保户挂牌亮出了身份,也为全区各级在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慰问、发展产业带动就业等有了重要决策参考。三是以公示牌推动低保户自力更生。通过低保公示牌让符合条件的最低生活困难群众的有了亮明身份,同时也鞭策其克服“等靠要”的错误思想,自食其力、勤劳致富。四是以公示牌构建起监督大格局。通过公示牌进一步压实了区级部门、镇街、村居三级监管责任,汇聚起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专责监督合力,有效破解了动态调整难、有效监督难等问题。挂牌以来,全区城乡低保新进入347458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低保问题信访率同比去年下降28.57%;凉高山街凉高山社区在全区政治生态调查中,由第一轮的54名上升到全区第2名;原永嘉乡开展低保户挂牌试点工作后,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排名跃升全市第一。

四、经验启示

(一)树牢宗旨是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人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证明,低保挂牌就是我们守初心、担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集中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直接体现。

(二)阳光运行是关键。权力来源于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更要接受人民监督。实践证明,低保挂牌就是将权力充分暴露在人民的“阳光”下,全方位无死角的接受人民的监督,杜绝权力“任性”、权力“出轨”。

(三)守正创新是抓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我们各项事业进步的不竭动力。实践证明,低保挂牌就是我们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切实践行“三看三干”工作理念,在群众知情权与隐私权大胆权衡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勇于创新。

(四)求真务实是保障。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在干,只有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实践证明,低保挂牌离不开各级干部的真抓实干、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与配合,低保挂牌既是干部关系的“连心牌”,更是干部作风的“检验器”。

 

(邓茂权: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李国彬:区纪委常委,王静:区民政局副局长,黄兵: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负责人)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