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1年第2期>>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1-03-15 20:26:39       作者:廖云齐 肖婷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些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既为新时期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也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近年来,大安区始终牢记使命重担,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工作要求,结合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全区已创成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3个、2A级旅游景区2个,成功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中国传统村落3个、四川最美古村落1个、省级示范休闲农庄2家,在册农家乐60余家。大安区用实践证明农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也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现实选择。

一、多措并举,促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的持续发力,大安区农业产业相对落后、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薄弱的部分贫困村(团结镇朝天村、何市镇黄桷村、大山铺伍家村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农旅融合发展的强力助推,加快促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村美丽繁荣、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推进原则,我区抢抓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契机,以乡村为突破口,科学布局、重点规划,坚持乡村旅游景区多规划、功能板块融合示范发展,全面结合《大安区全域旅游建设规划》,精心编制了《青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自贡中国玫瑰海景区》《渔乡橘里景区》等多个景区规划,对景观美化、水电路讯设施提升、服务设施布局配套、旅游服务业态开发、旅游形象标识设计进行系统规划,以药食同源的玫瑰、菊花、佛手产业为基底,以农耕文化为特色,以田园风光为背景,打造集农耕体验、休闲观光、科普研学、健身娱乐、健康养生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区。

二是完善配套设施。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配套旅游全要素,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依托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恐龙大道旅游长廊、游客集散中心提升完善,旅游空间全面拓展。建成自贡首个玻璃栈道,玫瑰海、葛家坝、渔乡橘里、多福生态园、云顶部落等农旅融合景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区域内配套建成了景观环线、游客接待中心、星级旅游公厕、休闲步道、乡村酒吧、智慧旅游系统、生态停车场等,配置了旅游观光车,并在景观小品、道路美化以及民宿建设上巧妙融入农耕文化元素,保障游客“便捷、舒适、快乐”出行。

三是丰富农旅业态。着眼于吸引游客“观千亩玫瑰海、住精品民宿、吃盐商美食、品农耕文化、享田园生活、赏闲情逸致”的目标,建设了玫瑰采摘园、四季观光果园、趣味小菜园、亲子农场,开发出果蔬采摘、菜园托管、农耕体验等新业态;运用玻璃栈道、长滩河游步道、小木屋、精品民宿等“乡村风”体验休闲旅居业态;利用青龙湖2500亩的天然水体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规划建设21公里青龙湖“环湖”赛道,启动青龙湖皮划艇体育赛事及环湖马拉松运动项目。此外,通过引进乡村酒吧、举办篝火晚会、挖掘特色烧烤等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规划开发精品糕点、乡村炒货、泉水豆花等手工作坊,吸引游客观赏体验,让游客回归自然、回忆乡愁、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四是多方筹措资金。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引入集体资源、盘活闲置资产、争取专项债券”等多种方式,想方设法增大建设投入。整合债券等多个项目资金约1亿元作为资本金,成立自贡市燊海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多个农旅融合公司,分别与民间资本合作,撬动投资共计3亿元,有效解决了疫情影响下市场投资不旺的问题。结合村集体经济发展,各村分别成立了经济联合社和旅游开发公司,争取的各项资金专项用于农旅融合项目建设。大安区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策划项目申报,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和专项债券约2亿元投入公共设施项目建设。

五是建立健全机制。按照“统管为先、利益均沾、循环发展”的原则,在农业旅游开发过程中,把强化支部引领、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市场主体参与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利益联合体。推行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镇包村领导和下派干部与村干部组成工作队,共同做好项目建设环境保障、群众组织发动、投资客商引进等工作,依托农旅融合项目开发带动群众创业就业,长效增收。

二、成果丰硕,促农业增收增效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阶段性建设成效明显。我区获得了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全域旅游示范县、省级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荣誉,何市镇先后获得了国家产业强镇、国家一村一品示范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和多个示范村、乡村治理示范镇村等多项荣誉。

此外,大安区正在申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农旅融合项目建设,多村已实现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家变商家,促进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品价值链提升、群众增收链拓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壮大集体经济。我区将农村闲置废弃的集体公共资产盘活投入到农旅融合项目建设中,整合专项扶贫、集体经济等多项资金建设肉鸡养殖小区,并成立经济联合社承担村内小微工程等获得财产收益。各村根据各项经营业绩,在盈余的情况下进行二次分红,将壮大的集体经济资金继续投入到农旅融合经营性项目中,既保证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又获得了稳定收益。通过以上渠道,确保了大安区各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稳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20年,大安区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8万元,有多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超100万元/年,有效打破了“空壳村”的僵局。

二是拓展群众增收。通过农旅融合产业发展带动,群众逐步实现收入渠道多元化,收入水平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由单一种养殖农业向观光农业、农耕体验、亲子游乐、果蔬采摘、产品销售等多方向转型发展,收入方式也由单一的种养殖农业收入向生产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等方面拓展。据统计,大安区2020年农民旅游业收入年人均达300元。

三是美化乡村环境。根据“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的行动要求,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我区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拓宽改造黑化农村道路120公里,绿化公路60公里,配套景观小品45处,亮化道路30公里,果园景观化改造5000亩,建设观光采摘果园2000亩,休闲垂钓基地20处。各村农旅融合示范区内农户全部完成厕改任务,新建农村旅游厕所11个,配套建设多个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态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并实现了全区农村垃圾交由第三方公司统一收运的垃圾收运模式,初步形成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四是促进乡村善治。农村旅游开发进一步锤炼了村党支部凝聚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通过“支部+合作社+市场主体+群众”方式,更好地发挥了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的职能作用。农旅融合促进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昔日寂静山村变得热闹非凡。

三、实践探索,绘乡村振兴蓝图

大安区农旅融合示范建设实践探索取得成功,从中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感悟:

一是群众是主体,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发展为了群众,发展必须依靠群众。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绝不能把群众当“局外人”,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发挥好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让群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获得最大利益。我区在农村旅游开发中,始终坚持支部引领鼓励带动群众支持和参与,让群众在农旅融合建设中得到实惠,笑得开心。

二是投入是核心,必须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乡村振兴建设必须要有承载主体,政府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袖手旁观,要在政府的引导下,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创意的实体企业,实现政企民多赢局面。我区在农业旅游开发建设中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政府负责规划把关,配套完善公共项目,保障建设和经营环境,经营主体负责业态开发和运营,履行好经营职能。外来客商、村集体经济、当地群众均成为了经营主体,分别获得了相应的收益。

三是产业是基础,必须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也是群众增收的路径。必须因时因地制宜,发掘潜在优势,培育具有比较优势、又具有特色规模、且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我区农旅融合示范建设依托柑橘、玫瑰、菊花等中药材等优势产业,通过农旅融合,植入新型服务业态,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既巩固提升了传统产业,又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乡村产业新业态。

四是支部是保障,必须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农村党支部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践者、推动者、参与者,要依托村党支部带动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我区探索了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经济联合社理事长的“村社合一”模式、村党总支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机制,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村党支部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引领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善治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廖云齐: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婷: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