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1年第4期>>党史学习教育
以大安老工业城区的发展历程掠影新中国工业化的艰苦奋斗与开拓创新
——“讲大安故事,学百年党史”系列论述之二
发布时间:2021-05-12 15:49:25       作者:裴建成       来源:编辑部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代以来,如何把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是众多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一生的梦想,新中国真正开启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艰苦探索的历程中,可以看到自贡大安区在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建国初期,大安区贯彻实施党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迈开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第一步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一九五二年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1.在大安区属范围内。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从1953年起至1956年底,大坟堡区(19558月定名为大安区)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并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对社会主义改造,获得成功。辖区内的盐业、机械、镔铁筒、化工、石灰、打米等较大的工业企业237户,分别合入国营和公私合营,其中:63户入九大公司(今张家坝制盐化工厂)155户合入公租合营的建华公司(今大安盐厂);其余10人以下的小型井、灶户98户,组建为制业生产合作社。这期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各类生产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工业结构发生变化,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大安区迈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第一步。

2.在大安地区范围内。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久负盛名的大安区张家坝制盐化工厂迎来变革,19511月,川南盐务管理局接管了久大自贡制盐厂,成立公私合营利民制盐厂,属中央企业。这是自贡盐场第一个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的企业。1955年初,张家坝新厂“硼钾联产”工程竣工,第一套蒸发装置应用于盐化生产在自贡诞生;1957年春,张家坝新华第一制盐厂,生产出的氯化钡出口英国,自贡盐化产品首次进入国际市场。19586月,张家坝化工厂试生产出碳酸锂产品,开始了锂盐产品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而大安地区另一个大型盐化工企业大安盐厂也在同期得以快速发展,其前身是建国初期成立的公私合营建华制盐有限公司和新华第二制盐厂,由国家对84家盐商占有的井灶实施社会主义改造后,通过分期分批实行公私合营组建而成。

——三年过渡时期中,大安区在党的“一化三改造”总路线指引下,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变革和大安地区工农业的发展,无疑是大安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5060年代,以盐卤为基础原料的“三大化工企业”,浇筑了大安作为老工业城区的牢固根基

 

1.张家坝制盐化工厂。这是我国在盐卤综合利用方面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产品最多、体系最完整的盐化工企业。由中国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创建,在新中国又不断改建扩建,从公私合营利民制盐厂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盐化工企业,成为盐都自贡转型为“化工城”的标志。“不仅留下过为中国化学工业奠基的泰斗们的足迹,还浸满了几代盐化人的血泪和汗水;不仅留下过侵略者狂轰滥炸的断瓦残垣,还谱写下了奋起抵抗的不屈壮歌;不仅为中国盐化工业创造过荣耀,还烙有保守与先进博弈的伤痕;不仅有同行合力共进的美好记忆,也有错失转型升级机遇的切肤之痛”。1952年,张家坝制盐化工厂就列为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拉开了我国工业化大规模综合利用盐卤(黄卤、黑卤)资源的序幕。从此,千年盐都自贡,从单一的盐业生产向盐化工并举迈出了坚实步伐。

2.大安盐厂。这座唯一冠以大安地名的盐化工企业,又叫久大大安制盐有限公司,自195712月建立,名称几经变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由一个天车林立,灶房密布,靠提捞汲卤,铁锅煎盐等原始方法操作的老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盐、卤、电联产配套,工艺设备先进,具有年产42多万吨真空制盐生产能力的,以盐为主多种经营的中型一档企业。建厂后,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邓小平、胡耀邦、李富春、罗瑞卿、李铁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视察关怀。特别是1960年的困难时期,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同志莅临该厂洪钧井视察,深入到普通工人班组洪钧井生产点调查研究,关心职工,给大安盐厂老一辈盐工极大的鼓舞。1960年,大安盐厂25井首次成功地采用了单井对流水举法开采岩盐沿用至今,并发展到双井对流、多井对流采卤,使卤水产量大为提高,被誉为盐业史上生产方式的一次飞跃,1975年,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成功地建成了年产10万吨真空制盐装置。真空制盐装置的建立和水举法采卤工艺的运用,标志着大安盐厂从此告别了手工制盐的传统工艺,进入了机械化制盐大生产的时代。

3.鸿鹤坝化工厂。1958年初由化工部领导实地考察论证,建设的新中国内陆第一个纯碱厂,因位于大安区鸿鹤坝而得名,并以展翅腾飞的鸿鹤为厂徽和产品图案。鸿化的创业者怀着加速盐化工业建设,改变自贡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人拉肩扛,用“鸡公车”做运输工具了,以“绞磨”机为起吊设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建成了化工厂,并一次试车成功产出纯碱。建厂期间,涌现出“独臂女英雄”李淑兰,苦战4个月筑起火车站到鸿鹤坝1.5公里“三八路”的动人故事,形成“艰苦创业,勇争一流”的鸿化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精神,使得这个在大跃进的号角中诞生的企业,紧跟时代步伐,在改革创新中发展,战胜了50多年来各个时期的考验,成长为西南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综合化工生产企业,产品畅销二十多个国家,获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企业进入中国工业企业500强,中国化工十大管理明星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蜚声海外。

——“一化三改造”后,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大安地区的张家坝化工厂,大安盐厂,鸿鹤坝化工厂等一批中型盐化工企业展翅翱翔,以高昂的革命斗志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展现了自贡盐化工的辉煌,锃亮了大安老工业区的基石。

 

三、6070年代,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极大地推进了大安老工业区基本定型并发展壮大

 

1.“三线建设”期间落户自贡和大安地区的企事业单位。自贡“三线建设”1964年高压阀门厂试点1965年全面铺开,到19714月自贡市空压机厂正式投产,时间跨度达7年,共接纳内迁企事业单位21家:一机部系统(11个,实为10个)东方锅炉厂(迁自哈尔滨锅炉厂、上海锅炉厂)、东新电碳厂(迁自哈尔滨电碳厂)、自贡高压阀门厂(迁自上海阀门厂)、长征机床厂(迁自北京第一机床厂)、自贡机械一厂(迁自杭州制氧机厂)、自贡铸钢厂(迁自上海中华冶金厂)、自贡焊条厂(迁自上海电焊条厂)、自贡大型空分厂(1967年,离开自贡,迁到简阳)、红旗运输机械厂(迁自天津运输机械厂)、自贡空压机厂(迁自重庆空压机厂)。冶金系统(1个)自贡硬质合金厂(迁自湖南株州硬质合金厂,也称764厂)。化工部系统(2个)晨光化工研究院、自贡炭黑设计研究所(从辽宁省抚顺市内迁)。现晨光化工研究院,迁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20多家科研单位、生产企业。二轻系统(4个)自贡电筒厂(迁自上海汇明电筒厂)、自贡南华锯条厂(迁自上海南华锯条厂)、自贡制钉厂(迁自上海业成五金厂)、自贡可锻铸铁厂(迁自上海可锻铸铁厂)。建材工业系统(2个)四川平板玻璃厂(迁自北京玻璃设计院)、自贡油毡厂(迁自天津油毡厂)。地质部系统(1个)即第七普查大队。教育系统(1个)即652工程,后改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

2.大安地区有11家占了一半以上:铸钢厂、自贡中国电焊条厂、机械一厂、硬质合金厂、东方锅炉厂、东新电碳厂、红旗运输机械厂、平板玻璃厂、碳黑设计研究院、地质部第七普查大队,以及利用空分厂改迁而建的自贡工业泵厂,多数为重点建设项目。为配合三线建设,自贡还投资兴建了15家与三线建设的企事业单位配套的地方企业,如自贡低压电器厂、自贡无线电一二三四厂等,多数也在大安地区。

3.“三线建设”铸就了自贡和大安老工业城区的历史地位。第一,内迁的21家企事业单位,职工总数超过1万人,占了当时自贡企业员工的近一半。特别是在大安形成了以黄桷坪一带的工业集中区域,增扩建了鸿鹤坝和马冲口这两个工业区域,这些地区周边聚集了旺盛的人气,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商业的兴盛,交通的改善,从而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二,内迁企业的设备、规模和科技含量,加上企业管理和员工素质,都是自贡本土企业难以企及的。他们大多数都受过较好的教育,不仅带来了当时顶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还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帮助自贡人用新观念、新思维来观察世界。第三,自贡以井盐基地和盐化工为主的结构单一的工业体系,跃升为拥有机械工业(包括发电锅炉、机床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材料工业(包括焊接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硬质合金材料、炭黑墨材料)和轻工业的综合型现代化工业城市。三线建设的党史地位如何虽有待评说,但极大地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况是不争的事实,为西部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自贡特别是对大安区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4.“三线建设”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合力和政治优势。第一,制度优势。1964年下半年开始,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全国三线建设部署的新建、扩建和续建大中型项目,涉及到钢铁、石油、化工、建材、交通、民航、水利、农业等300多个全部到位,投资总额高达2052亿元,占该时期全国投资总额的43.4%。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第二,政治优势。三线建设的第一个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由此衍生出两点:一是大量重要骨干企业千里迢迢地从上海、北京和东北等沿海沿边地区搬迁到大山深处;二是大量工人技术人员背井离乡,深入到西部腹地,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从条件优越的东部、中部城市奔赴偏僻、荒凉、落后的西北西南边陲。第三,奉献优势。“三线建设”的另一个原则是“先生产后生活”。三线地区交通闭塞、物质匮乏,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与革命战争年代相差无几。广大内迁职工、干部、知识分子丢掉个人利益,形成一只不可战胜的铁军。当然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一是备战备荒的决策判断,二是计划经济的时代背景。

5.“三线建设”展示的是共产党人艰苦创业的大无畏精神。体现在三句话:第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三线建设期间著名的口号和拼搏精神。“三线人”生活物资匮乏,大家忍饥挨饿;严寒酷暑,战天斗地。只争朝夕的抓工期、抢进度,保质量,所有建设项目都是创造条件上的,验证了一句话“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第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工人、科技人员和干部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边陲,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毅然决然地放弃自身的安全和幸福,离乡背井,全家举迁,落地生根,一代一代,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地奉献才华、心血和青春,无怨无悔。第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建设”不仅创造了强基固本的国防工程,而且孕育和形成了具有高昂气质和创业品格的“三线精神”丰碑!

——习总书记说:“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三线精神”与同时代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民族瑰宝。回顾这段大安党史就是要按习总书记要求:“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

 

四、8090年代,改革开放的号角鼓动起大安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安老工业区由此如虎添翼,呈现蓬勃生机

 

1.乡镇企业在大安近郊乡镇一马当先,异军突起。正当“三线精神”建设播下的种子开花结果的时候,大安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区委、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促进了大安乡镇企业在区域内异军突起,如火如荼。主要集中在红旗、和平、东方红(凤凰)爱和(大山铺)4个公社。后来红旗乡纳入高新区管辖,发展为汇东新城。凤凰乡的济公村乡镇企业走出了川润集团公司、威鹏电线电缆厂、德明锅炉辅机厂等。90年代,自贡第一个产值亿元乡,亿元村,亿元企业均相继诞生在大安,再次抒写了大安区工业的辉煌。

2.抓住了一次重要的区划调整机遇。197971日,原属自流井区的红旗、和平、东方红(凤凰)3个公社划归大安区管辖,这三个公社曾是三线建设内迁厂矿密集的地方,大安抓住机遇,做好了区划调整的后半篇文章,使之成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发祥地,也成为全市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制高点。区委提出了发展乡村企业“厂社挂勾”与“城市工业协调发展”的思路,明确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大安经济的突破口,是农村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是农民致富的必经之门。

3.乡镇企业的历史作用和贡献功不可没。90年代末,大安乡镇企业上交区财政税金占了全区税收总额的一半以上。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不仅解决了就业与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区级财政创收的重要来源,关键是推动了大安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其实,与大安区乡镇企业与异军突起并驾齐驱的还有大安街道企业的雨后春笋。这些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得益于基层干部群众勇于探索的首创精神,基层干部群众敢于改革创新,是当年推进大安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

 

五、而今,大安老工业城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再次考验着新时代大安人勇于探索的智慧和勇气

六、

1.老工业的辉煌已经过去。2000年前后,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全面推进,自贡老工业城市经济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以及城市的转型发展等,都没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更新步伐,致使一度发展迟滞!!就大安而言另有两大不利因素叠加:一是积极发展汇东,致使大安旧城改造长期投入不足,严重滞后;二是工业企业按园区化管理,纷纷被外迁到汇东板仓,极大地影响了大安工业发展。

2.必须走上全面转型发展的道路。老工业城区因老工业而兴,也因老工业而衰。现在国家支持自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作为自贡老工业城区的大安,无疑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市委明确了“支持大安区突出盐都文旅特色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内自同城发展先行区”的转型路径。当前,一要千方百计支持区域内优势工业企业的发展,二要千方百计实现产业的转型和优化,三要千方百计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留住重大旅游项目的人气。

3.迎接大安转型发展新曙光。融入成渝经济圈和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是大安产业发展新的曙光。区委政府按大安“十四五”和2035年发展规划,正实施大安“2515”计划,以打造内自同城发展先行区为总牵引,全力实施做大城市,做强产业,做优区位,做活旅游,做好环境“五大行动”。为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双百城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安开好局、起好步。

——不畏困难是我们的品格,艰苦奋斗是我们的底色,改革创新是我们的出路。回顾大安地区工业发展历史,就是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会的教诲:“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而是要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相信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区委、政府一定会带领大安人民走进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网友评论

已有 1 条评论,查看更多
  • 自贡扎染皮革:

    2022-12-29 15:12:25
    自贡张化厂,氯化钡曾经自贡出口第一名.自贡皮革厂出口占自贡第二名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