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1年第10期>>党史学习教育
厚植为民情怀 办好民生实事
——大安区各级各部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1-11-13 13:47:15       作者: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办       来源: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办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安区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创新工作举措,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把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坚持民需导向和实效导向,紧盯辖区内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千方百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为努力建设活力包容繁荣兴旺幸福宜居新大安贡献力量。

 

区委组织部:“三服务”搭起为民“连心桥”

 

大安区委组织部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当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三服务”搭起为民“连心桥”,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一是构建体系,为民服务强创新。构建“镇街—村社—小区(网格)—楼栋(院落)—中心户”五级治理体系,推行“三社联动”,建立资源、项目、需求“三张清单”,将需求项目化,项目服务化。创新“1519”社区治理模式,实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引入50余家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接续擦亮“居民小管家”“金桂大妈”“乔剑调解室”等治理队伍。举办人民调解大竞赛,评选出一级调解员2名,市级调解能手3名,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90件,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街。二是减区补镇,为民服务添人才。围绕解决基层人权事权不对等问题,积极推动人员编制、审批权限、执法队伍“三下沉”。实行人员编制“减区补镇”,跨层级调剂行政编制6名,从区级事业编制调剂156名到镇(街),15个镇(街)行政事业编制由原633名增加到795名,增幅达25.6%。推进乡镇治理示范村镇建设,精心选派26名第一书记,54名驻村干部,优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三是依托项目,为民服务创品牌。依托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突出一镇一业,擦亮千年牛佛古镇、做强回龙生猪产业、做好庙坝川南肉牛之乡品牌。在新店镇试点整镇推进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两红两白一肉鸡”的主导产业,培育创建集体经济年入100万元示范村2个。高位布局“三大园区”,辐射100%乡镇,突出以“支部+公司+专合社+农户”模式,培育年产值达10亿元的肉鸡全产业体系,将园区范围内82%的农户聚集到现代产业链上,带动集体增收。

 

区教育和体育局:加快推进全民健身,提升群众“三感”

 

紧扣民生需求,大安区教育和体育局加快推进全民健身,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一是加快设施建设,增强群众“幸福感”。全覆盖建设村(社区)阵地文化健身广场,按照群众需求配齐太极揉推器、双位漫步机等健身器材,实现镇村全覆盖、社区“15分钟健身圈”。积极对上争取,落实1900万元资金新建足球场地22块,省皮划艇二队训练基地一期、川南最大水上娱乐项目“海螺湾水上大世界”建成投用,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9平方米/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二是聚焦重点人群,增进群众“获得感”。组织开展“健康大安”老年运动会,设立健身气功、广场操(舞)、下象棋等10个竞赛项目,对竞赛获胜者颁发柔力球拍、功夫扇等实用性强的奖品,掀起老年运动健身浪潮。组织青年志愿者前往中小学校,开展以趣味运动会、室内益智游戏、扎染体验等为主题的“家门口”夏令营,丰富孩子假期生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三是倡导科学健身,提升群众“安全感”。积极落实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邀请省市专家来区开展全民健身知识讲座,加强指导员专业素质培养,对表现优秀的指导员进行宣传报道,提升社会影响力。通过微信公众号、大安宣传等线上平台转发,在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广场等地张贴漫画海报,多形式宣传科学健身、运动“误区”相关知识,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无形认证”跑出便民“加速度”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传统的“被动式、静态式”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模式,改为“主动服务,无形认证”工作模式,把社保领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不遗余力解民忧、暖民心、办实事。一是“静默认证”免打扰。定期登录省部级信息平台下载健康码比对等大数据校验结果,同时联合公安、民政、司法等部门,突破信息壁垒,拓宽数据源头,有效交互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实现比较和认证,通过“无声”认证实现对参保人的“免打扰”。目前,已有2.23万人通过数据校验完成“静默认证”。二是“自助认证”零接触。通过取消退休人员集中认证方式,广泛宣传,积极引导退休人员使用“四川人社”APP实现网络自助认证,替代“持报刊拍照、邮寄认证表格、到政务大厅窗口”等传统认证方式,提高自助认证效率,切实加强疫情防控。目前,已有2.01万人通过“四川人社”APP完成自助认证。三是“上门认证”暖人心。协同镇街、村社组织开展健康体检、文体活动、上门走访、节日慰问等社会化服务活动,推进寓认证于服务。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人,采取上门服务、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认证,受到老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目前,已认证8.52万名待遇领取人员,认证率达95.27%,同比去年提升10%

 

区税务局:立足便民惠民,着力优化税务营商环境

 

大安区税务局坚持学史力行,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找准标点、定好坐标,立足便民惠民着力优化税务营商环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是深化税邮合作。开通“双代”业务税邮合作网点,纳税人可就近选择邮政网点办理发票代开等业务,打造“家门口”的办税服务厅;持续推行发票领用、税务文书送达等免费邮递服务。今年以来,办理发票邮寄业务4800余笔,占纳税人办理发票领取业务80%以上。二是优化办税流程。依托税费服务支持中心和征纳互动平台,继续拓展“全程网上办”;推行财行税合并申报,升级优化注销便捷办理、电子专票辅导等。截至目前,197个事项实现“非接触式”办理,精简办税流程12项,简化资料25项。三是用活纳税信用。强化纳税信用等级宣传辅导及结果运用,完善信用修复机制,通过“银税互动”将纳税信用等级转化为企业的信用资产,同时为A级纳税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办税服务。截至目前,我区A级纳税人341户,较去年增长156.39%,纳税人通过银税互动平台申请贷款1660.9万元。

 

新民镇:念好“三字经”为民办实事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民镇积极作为,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念好“三字经”为民办实事,出真招抓落实,切实解决群众所需所盼。一是以“情”筑基,付真情抓民生。积极开展大学新生资助活动,对6名家庭困难大学生发放补助1.2万元。推进适龄儿童辍学摸底、劝返工作,开展儿童慰问活动。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和残疾人,全镇新增低保户91120人,新增特困户8户,为57人办理低保调增手续;发放各类残疾补助慰问等36万余元,实施残疾人无障碍改造23处。二是以“行”固本,添措施防疫情。落实网格责任制和联系领导包村制,加强重点地区返乡人员摸排力度和重点人群、场所管控力度,落实好戴口罩、测体温、严扫码等要求,并建立好相关台账。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张拉横幅40余幅、张贴海报100余张,通过流动喇叭、村村响播放音频8000余次。积极推进新冠疫苗接种,采取专车接送、入户接种等方式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双码联查”“扫楼扫街”等形式排查未接种人群,截止目前新民镇卫生院共接种44209人次。三是以“实”促效,出实招治环保。强化环保镇村组三级网格制度,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行河长制,对石梯河和威远河定期巡查到位。集全镇之力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通过饮用水源地周边退耕,安装灭蚊灯等手段,落实农药化肥两减工作。对烈士堰开展日常清漂保洁和禁钓巡查。推进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防治,严禁秸秆焚烧、严禁砂石裸露。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运白色垃圾、治理恶臭水沟、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截止目前,该镇实施环保项目6个,排查和整改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点(问题)65个。

 

庙坝镇:开展“纪检赶场日”解决群众急忧盼

 

“黄大爷,您反映的去年未收到粮食补贴问题,我们农业中心工作人员已经给您登记了,明天给您打电话告诉查询情况,请注意接听我们的电话,您年纪大了就不要来回跑了,您放心,我们核实清楚后会给您答复。”

“大娘,这个围腰送给您,上面有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的测评电话028-1234010085,这不是诈骗电话,您看见这两个电话打来,请一定要耐心接听,有效打分,咱们庙坝党风廉政建设离不开您的参与呢!”

近日,庙坝镇纪委利用场镇赶场天,将接访点搬到场镇集市上,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接访活动。活动由镇纪委联合镇农业中心、建环中心、民政办等部门共同举办,在场镇集市口人群密集的地方摆摊设点,数名工作人员热情地向群众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知识、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检举控告的具体情形、受理范围、处理方式以及被检举人的权利义务等信息,让群众明白可以向纪委监委举报些什么、怎么举报、哪些行为又构成诬告陷害,向群众宣传镇党委反腐倡廉的态度和决心。同时,聚焦群众关心的惠农惠民政策、养老医疗、低保五保、建房拿证、创业补贴等问题,现场面对面、零距离耐心倾听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热情询问、详细记录、耐心解答。对于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登记,并承诺15天之内进行回复。干部们的热情服务,在这寒意渐袭的早晨,为群众送来缕缕暖意。

“本来我还不知道这个大病住院医疗报销找谁,没想到今天上街赶场,顺便就把事情办了,现在国家的政策太好了!干部作风务实,主动深入群众,了解关心我们老百姓,为我们办实事,为你们点赞!”坪上村一位赶场的群众赞不绝口地说道。

利用赶场日接访,既是持续深入转作风促政风、为民服务的需要,也是深入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维护好群众利益的关键所在。此次活动,累计接访120余人次,接到群众反映问题23个,回复政策咨询5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80余份。镇党委书记王峰表示,下一步,镇党委不但要持续开展“纪检赶场日”接访活动,还要督促问题解决,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促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实打实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马冲口街道:创新居民“小管家”为民办实事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马冲口街道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居民“小管家”为民办实事,让社区群众的小问题、烦心事变成贴心事、暖心事,书写下“学史力行”的生动注脚。一是织牢服务网络。以居民楼栋、院坝为单位,选拔具有一定威望和组织协调能力且热心公益的群众担任居民“小管家”,在街道和社区建立居民“小管家”工作室(站),明确专人对口联系,及时为居民“小管家”提供支持。目前,选拔居民“小管家”65名,实现重点社区全覆盖。二是明确岗位职责。统一制作居民“小管家”信息公示牌,公开其服务电话和工作职责等,提升居民“小管家”公信力。发挥居民“小管家”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及时协调处理下水道堵塞、窨井盖破损等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并常态化收集居民诉求,跟进事项办理结果。三是激发工作活力。出台优秀居民“小管家”评定制度,年终根据其工作表现和群众满意度等,按10%评选优秀居民“小管家”,并将评选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街道党工委定期听取居民“小管家”意见建议,提升其在街道事务中的参与感、存在感和成就感。

 

凉高山街道:“三心三情”办实事解难题

 

凉高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整合辖区资源,实施“三心三情”党建品牌,通过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功能,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爱心”志愿服务显“热情”。针对实际情况推出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实现党组织、党员落地在一线,服务进家庭、社区、进企业。采取群众点单、社区党组织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工作法,开展“七一”走访慰问、班子成员包挂困难群众和志愿者开展帮扶助困服务。目前,新增低保15户,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227人次。二是“热心”文化惠民送“真情”。以“文化惠民”为切入点,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微家”、文化广场等阵地,摸排各网格小组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开展“我与祖国母亲一起过生日”、党史读书会等文化惠民活动4场,向党员、群众赠阅党史读物、惠民书刊100多份,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三是“倾心”基层治理见“温情”。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不动摇,以小区“党群微家”为载体,探索成熟区域推行“两区四网”(社区+小区+网格支部+网格员+网格单位+网格自管委)综合治理联动模式,在疫情防控、小区治理、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开展自治、自建、自管。投入资金700万元实施2个老旧小区改造,投入资金80多万元实施老旧小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实施“三危”治理,增加小区绿化、门禁系统等,纺织厂小区、无二厂小区两个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添一分力量。全区各级各部门精准发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截止目前,大安区5个方面36个办实事项目,已完成12个;县级领导领办民生实事62个,已完成40个;配合完成省、市领导领办民生实事4个;科级干部领办民生实事916个,已完成594个。开展志愿服务780次,慰问退役军人、困难党员等590名,发放慰问金25万元。开展书记院坝会、开门问计、公开唱票等150余场,解决再就业、代缴养老保险费、发放生活补助、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问题2962个,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