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2年第4期>>大安人
专心谋发展 一心为百姓
——记何市镇高庙村党支部书记王明德
发布时间:2013-12-05 13:12:33       作者:张莉 林欢       来源:何市镇 区委组织部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这是何市镇高庙村党支部书记王明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坚持“产业强村、和谐兴村、民主管村”的发展思路,带领村民们把高庙村努力建成“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精神充实、人际和顺”的新家园,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2011年,他被评为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

 

发展才是硬道理

 

高庙村有445户,1733口人,2004年王明德刚开始担任村干部的时候,村民们主要靠种植粮食为生,日子过得并不富裕。2008年,王明德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认识到高庙村想大发展,首先要靠国家的好政策。针对实际情况,他确定了多条腿走路的经济发展思路。把全村分为种植业、养殖业、建筑业和运输业四个产业小组。为起表率作用,他率先购买了汽车跑运输,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跟着干了起来。他把村里有建筑手艺的村民组织起来,建起了工程队。鼓励村民发展生猪养殖和特色蔬菜种植,村民们资金不足,他到银行跑贷款;水电通讯差,他多方筹措资金改造电网,建通信站,打深井,修沼气池;村民缺乏种植技术,他就买来各种蔬菜种植书籍,免费发到村民手上,还到市农科所请来专家,定期免费为村民授课。如今,高庙村建立起了辣椒、花菜、菜玉米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常年种植花菜小辣椒等特色蔬菜750亩以上,并申请注册了“高苗”牌无公害花菜,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基地。全村共有汽车、装载车等大型机械30余台,村民人均年纯收入6980元,比3年前翻了一番。

看着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王明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他没有停下脚步,因为他知道,停滞不前就是落后,特别是没有集体经济,村子就不会有更大的发展,就不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为了把村里的土地资源转化成经济效益,王明德从开发土地资源着手,集中流转土地150亩发展休闲渔业,利用村里的荒山开办石场……高庙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从几千元发展到现在的近10万元,集体资产达到了80万元。

 

为群众服务是党员的责任

 

以前,人们提起去高庙村就紧皱眉头,村道崎岖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村内柴草乱堆、厕所乱建,垃圾乱到、鸡鸭散养。能够走上干净的水泥路,拥有整洁的居住环境,成为村民最大的心愿。为此,王明德下定决心,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为了筹措创建资金,他每天找领导,跑单位。用他的信心和热情感动了驻村单位和各级领导,争取到上级支持,使创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了节省资金,他带领村民投工投劳,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患有严重的胆结石,超负荷的工作使他不得不两次住进医院。有人问他到底图个啥,他说“我是党员、是村支书,为群众服务就是我最大的责任。”听了他的话,村民们是眼含着热泪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庙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村组道路面实现硬化、绿化7200多米,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善。

高庙村原有一所小学,校舍破旧不堪,坐在教室里白天见太阳,晚上见月亮,学生课桌陈旧,教师办公条件简陋。看着这一切,王明德急在心头,深感内疚。他发挥自己协调能力强的优势,联系本村在外成功人士,取得他们的助学资金,争取教育主管部门项目资金。通过近一年多的努力,一座设施齐备、高标准的村级小学终于在高庙这块热土上拔地而起,孩子们坐进了宽敞明亮、安全舒适的教室,群众们的心踏实了,王明德的心里更是有说不出的喜悦。

 

新农村建设高庙村要走在前头

 

“新农村建设高庙村要走在前头,不仅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而且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王明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根据本村实际,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八荣八耻”的要求,组织村民开展唱歌、小品、快板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王明德非常重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为使村“两委”有地方议事,他多方筹资50余万元,修建了全市一流水准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其中,村民健身运动场1500平方米。同时,购置了各类图书5000余册以及音响、乒乓球台等文化用品和体育健身器材,满足了党员、村民群众日常学习和娱乐的要求。

为改变农村的生活陋习,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会的作用,努力劝阻婚丧事大操大办、赌博、封建迷信等各种落后的生活行为,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全村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结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高庙村村规民约》,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和好儿媳、好邻居、好夫妻的评选活动。每年“重阳节”为村里近百名60周岁以上的老人集中庆祝,为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解决学杂费和生活费等开支……村民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讲卫生、讲文明蔚然成风,一个和谐进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初步形成。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