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2年第5期>>项目推进
依托小农水 构筑大民生
——大安区积极打造小农水优质工程
发布时间:2013-12-05 13:51:22       作者:杨玉成 朱烨侨       来源:区水务局

自我区2011年被列为中央财政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以来,我区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规划随即出台,这是一件利在当前造福后代的大事。我区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坚持“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方式,积极筹措和整合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受益农民投劳筹资,全区“小农水”建设快速发展。

一、小农水概况

我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规划为3年(2011~2013年)实施,总投资26918万元,其中专项资金1116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5758万元。项目覆盖全区12个乡镇,其中专项项目区涉及三多寨镇、何市镇、新民镇、大山铺镇、团结镇、新店镇、牛佛镇7个镇。全区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蓄引提能力347万立方米,新增节水能力917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6万亩,恢复灌溉面积2.6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2万亩,新增节水灌面2.49万亩,新增补灌1.27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49万公斤,新增经济作物产值2423万元。

二、2011年度完成项目及效益

2011年度项目建设总投资9487万元,其中专项资金4096万元,整合项目资金5391万元。项目分布在三多寨镇、何市镇,涉及13个村,新建渠道33.64公里,整治渠道48.5公里,整治山平塘121口,整治石河堰20道,改造泵站7处,新建蓄水池65口,项目实施后,新增蓄引提能力120万立方米,新增节水能力312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1.2万亩,恢复灌面0.87万亩,改善灌面0.83万亩,新增节水灌面0.91万亩,新增补灌0.47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57万公斤,新增经济作物产值886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281元。

三、主要做法

我区“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部署快、起步早、开局好,涉及此项目的水务、财政等相关部门及项目乡镇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加强资金整合力度,加快项目实施,确保了项目工程顺利圆满完成。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1.“四个迅速”,高度重视。一是迅速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领导小组”,着力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二是各相关成员单位迅速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与分工,做到上通下联,起到纽带、衔接作用;三是各项目乡镇迅速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镇小农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狠抓施工管理,分解目标,责任到人;四是区委、区政府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关、整合资金和体制机制创新等迅速研究解决,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保障。

2.“四个做到”,优化方案。一是组织设计人员深入村组第一线进行查勘、规划,编制了《大安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方案》,做到项目实施与财政预算编制相结合,将配套资金纳入预算,确保经费有保障;二是做到项目实施与农民切身利益、群众关心问题相结合,着力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依托“小农水”构筑“大民生”;三是做到项目实施与特色产业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四是做到项目实施与强农惠农项目相结合,整合涉农资金,发挥整体效益。

3.集中力量,攻坚破难。针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实际,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坚持“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方式,积极筹措和整合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动员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和施工队伍迅速投入小农水项目工程建设,并从相关部门和乡镇抽调人员,抽出的人员与与原工作单位“全脱产”,实行“5+2”、“白+黑”工作方式,集中力量,攻坚破难,全力做好小农水建设工作。

(二)宣传发动,引入竞争。

1.宣传发动,营造氛围。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区及时召开小农水宣传工作会,层层动员,深入宣传。一是编写宣传材料,制作宣传展板、横幅,结合科技下乡活动,深入乡镇、村组进行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宣传,发放、张贴相关宣传资料3000多份、宣传画1000余幅;二是分别在四川农村水利网、《四川经济日报》、《自贡日报》、四川经济网上发表文章,宣传报道我区小农水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三是结合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省委水利工作会议、“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开展宣传,进一步提高全区上下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通过细致的宣传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小农水建设氛围。

2.民主决策,优中选优。为确保项目实施顺利,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我区采用 “群众自愿、村组申请、乡镇核实、全区公开评比”的竞争立项原则,通过“一事一议”方式,优先扶持群众积极性高,投劳集资积极,效益更明显、管护责任更落实的乡镇、村组;实施主体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委托或自主择优选定专业施工队伍(包括自己组建施工队伍)组织实施山平塘、石河堰、提灌站、渠道工程,并且施工单位选定后张榜公示。

(三)强化监管,落实责任。

1.全程监督,确保质量。每个项目村,都明确了区、乡两级的专职工作人员。区水务局抽调8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项目第一线,实行包村责任制;项目乡镇由分管领导带队,每个项目村落实12名专职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一道坚守在工地第一线,确保项目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对项目每个细节,严格按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施工,实行项目质量责任制,确保打造出农民“用得上、用得久”的精品工程。

2.五个到位,加速推进。一是项目计划分解到位,规划设计由区水务局、财政局批复到项目村;二是技术指导服务到位,“小农水”项目工程由区水务局派驻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技术指导;三是资金补助足额到位,按照“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原则,实行先改后建、先建后补,逐项工程统计,逐个工程对应补助;四是决算审计跟进到位,工程完工后,由区水务局、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组成联合验收小组进行验收,统一决算审核;五是资料收集细致到位,一个工程一套档案,真实反映施工过程,对工程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管理与监督,切实把小农水项目做成一项民生民心工程,狠抓进度,确保工程早完工,群众早受益,旱情早缓解。

3.建章立制,注重管护。为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管护,落实管护主体和职责,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我区制定了《大安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后管护办法》)和《大安区小型农田水利管理奖补资金使用办法》,对小农水重点县实施的小型水利工程按照“自建、自管、自用、自有”的原则,工程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并向农户、联户、村组集体发放了《四川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证》,产权明晰,落实管护职责,确保有人用、有人管、有人维护。

(四)强化管理,规范流程。

为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做到专款专用,区财政局、水务局联合制定了《大安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小农水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严格执行“民办公助”政策,并进行公示。

1.严格标准,应补尽补。根据实际,我区小农水工程采取的补助标准是:新建渠道、整治渠道、提灌站、石河堰、山平塘(扣除农民投劳折资部分)均补助70%,新建及整治的蓄水池工程按新增水方,补助标准不超过40/m3,且单户不超过4000元。项目完成后,批复方案内完成的按核定的补贴按实结算,超出批复方案的建设内容或增量工程由项目实施业主自行承担。

2.加强管理,保证安全。“小农水”专项资金实行县级报帐制,严格按照要求使用,做到专款专用,专帐核算。工程竣工经区联合验收小组验收后,由实施主体填写《大安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补助资金申请审批表》,经“义务质量监督小组”和项目所在的乡镇政府签署意见后,将报账资料报区审核后,按程序规定拨付项目资金。

四、启示及体会

在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我区不断尝试,探索创新,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以下几点启示和体会。

(一)科学规划是前提。规划是龙头和纲领,是确保项目能顺利实施并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规划好,才能建设好、管理好。我区组织水利骨干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实地踏勘、规划,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二)农民参与是基础。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全面推行民办公助方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小农水建设的积极性,积极组织农民投劳筹资,营造群众参与建设、参与监督、参与管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领导是保障。坚强的组织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区委、区政府、区级部门、乡镇、村组分别建立了项目领导和监督机构,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建立了政府引导、部门指导、乡镇协调、项目村自主实施的整体推动机制,为项目高质、高效完成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四)整合资金是关键。为充分发挥小农水“项目引导、示范带动、典型推动、整体联动”的作用,整合了退耕还林、2011年环城现代农业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省级水资源费、连片扶贫开发和通村公路等涉农项目,支撑了同春、八甲、高庙特色产业基地,建成了现代灌排渠系、高效节水和雨水集蓄利用示范片,使建设成效倍增。

(五)创新机制是动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注重加强建后管理,创新管理机制,确保工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护到位、成本收费、机制创新,自我积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实现以水养水、滚动发展。 

(六)因地制宜显效益。大安区地处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项目区农民耕作积极性高,非耕地占比小,所需灌溉用水量大,蓄水量小的堰塘不能满足灌溉和用水需求,按照全域灌溉的理念,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在小农水项目区,选择地形位置较优、集雨面积较大的冲头地块,规划建适量的大型堰塘,屯蓄水量,确保项目区能抵御中等干旱,使小农水项目区在今年的干旱年份有水可用,从而更好的凸显小农水、大民生的社会效益。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