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2年第7期>>调查与研究
大安区农房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09 14:27:25       作者:陈位和 罗铮彦       来源:区建住局

农村住房建设和管理关系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稳定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指导、科学管理、村民自治”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农村住房建设和管理,有效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农房建设布局。

立足于“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特色鲜明”的规划理念,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示范片暨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促进农房建设合理布局。一是高标准编制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促进农房建设“有规可依”。 坚持“多规合一、全域规划”的原则,全面编制了村庄布局规划,在全区确定3个中心镇、12个中心村,积极引导农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居。按照“梯次鲜明、城乡一体”的基本原则,在城市总规、《区域新村建设规划》的指导下,构架起了由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中心村、村集中居住区、聚集点的组成的层级结构体系。目前,已基本完成编制和调修了我区12个乡镇的场镇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使我区乡镇总体规划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高起点编制新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产村互动”。坚持以“产业带动新村,新村支撑产业”为导向,以规划建设新农村示范片和新农村综合体为载体,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切实解决农房建设中“只见新房、不见新貌”的问题,从传统“空中楼阁”式的新房变成“产村互动”式的新村。新建的三多寨同春生态农业基地,就是集300亩特色水产养殖垂钓休闲核心示范园和2000亩水产养殖基地以及300亩花卉苗木休闲园林和年产50000只的肉兔产业基地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农业基地。三是高品质编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促进“功能配套”。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使用”的原则,实现农房建设规划与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头并进”。近年来,采取统一规划、统一配套基础设施和统一设计户形的方式,先后规划建设了何市蔡家、王家,三多寨同春等安置房,并加强农村公路、水利、环境整治、网点布局、信息工程、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配套以及统一建设绿化、亮化、供水、供气等功能配套。

(二)坚持分类指导,推进农房规范建设。

立足于“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的目标,坚持“新建集中、改建同步”的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农房规范化建设。一是重点发展新建型集中居住小区。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农居点,采取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安置”的方式,建造以多层、小高层、高层为主的大型社区,配套完善公共设施,引导农民生活进社区、生产进园区、商贸进市场,实现村庄向社区转、农业向工业转、农民向市民转。截至目前,全区已新建拆建安置社区7个,累计投入资金4.15亿元,新建面积34.6万平方米,集聚人口0.98万人。二是稳步建设集居型中心居住区。对城镇规划区外确定集聚发展的中心村、经济强村以及道路交通等重点工程项目拆迁涉及的安置村,按照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和集中安置的思路,结合宅基地复垦置换,有序地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和集中安置点集中。目前,全区累计有800户农民到中心村建房,投入资金1.34亿元,建筑新房11.2万平方米。三是着力推进保护型改建村庄。结合“百千工程”,对城镇规划区外基本定型、布局合理的村庄实施保护型改建,把农房改造建设与历史古迹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等结合起来,着力彰显村庄传统风貌和文化特色。目前,全区累计投入资金0.22亿元,改造村庄18个、农户1600户、面积22.4万平方米。四是全力实施改造型破旧危房。坚持“资格再把关、任务再落实、责任再深入”,在危房定级、资格认证、质量把关、目标责任明确等方面纵深推进危房改造工程,重点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安居工程”。近两年,我区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2296户。

(三)坚持建管并重,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坚持“审批严格化、技术标准化、施工规范化、管理精细化”,进一步提升农房建设水平。一是严格规范审批程序。对于统规自建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后报区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局、区国土资源局审核。对于统规统建和统规联建的,由村民委员会或委托的业主单位审核汇总后统一向乡镇城乡建设管理中心、国土所申请建房选址,经乡镇人民政府初选址后报区国土资源局审核并出具用地预审书、区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局审核并出具规划设计条件。两者均由区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局审核后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区国土资源局审核后核发用地审批手续。二是严格规范建设管理。坚持以建促管、以管促建。严格施工队伍管理,统规自建的必须由持有相应资质等级证书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的必须由相应承包资质的企业进行施工。严格施工过程管理,严格按照“四到场”的原则,即定点、放线、验槽、验收工作须规划员、国土员、乡镇、村组人员到现场并签字确认。其中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由有资质的放线单位定位放线。严格竣工验收管理,农房建设竣工后,统规自建的由乡镇政府组织竣工验收;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的,由业主、地勘、设计、施工、监理五方责任主体进行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并由区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项目综合验收。三是强化违法建房整治。按照“全面摸底,巡回督查,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由乡镇政府负责、区级各职能部门配合,组织开展规划区内违法建房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各辖区内农房建设的日常巡查和管理,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早报告。并根据《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对无规划、无报批建设审批手续的违法建筑逐一排查登记,分类处理,真正做到发现一起,整治一起,坚决从源头上制止群众违法建房现象发生,使规划区农民建房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道路。

(四)坚持政府引导,发挥村民自治作用。

按照“三不三议三自主”的要求,着力加强政府对农房建设的科学引导,通过宣传引导、政策完善、资金倾斜和开放管理等模式“多措并举”地促推村民自治。截至目前,已出台《农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办法》等3个相关文件,全区农房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0.55亿元,“挂钩”项目区域整合投入0.86亿元,农民建房贷款政府贴息投入90万元,引导群众实施农房风貌塑造1600户,修建村卫生站、农村书屋等298处,整治硬化村道公路327公里。一是推动农民自愿向集中区集中建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到集居区居住。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内的新建房屋和宅地安排,以优先满足本村居民需求为着力点,保证所有改建、新建、拆迁户全部入住集中居住区。二是加强农民自主投资基础建设。充分依靠群众自身力量,通过对上争取资金、社会吸纳资金、农民自筹资金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加大农房建设的资金筹集力度。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着力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的功能配套满足农民生活起居,通过修建超市、幼儿园、诊所等相应配套设施,实现农民自主创业、自主经营和持续增收。三是推动农民自主管理实现自我服务。一方面依照“柔性自治”理念,将传统的村社管理为主逐步转变为农民自我管理为主,充分调动村民对环境保护、公共事务管理、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政府在规划设计、建设指导等方面的服务水平,重点优化公共资源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

二、取得成效

(一)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通过高标准设计小区绿化、亮化、道路硬化、污水处理、公厕、垃圾库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建立健全长效物业管理机制,使新村居民出行更通畅、起居更便利、生活更安全,逐步形成生活环境更优、设施功能更强、城乡差距更小的新局面。截至目前,新增小区绿化面积65亩,新增亮化设施13座,垃圾池、垃圾库建设1500个,公厕改造34座。

(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通过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村民不仅能享受到完善的水、电、气、通讯、闭路等基础配套设施,还附带有卫生室、文化娱乐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再加上村村通、户户通公路,都将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活便利性。截至目前,全区新建农村中小学6所,一级标准乡镇卫生院达到100%,村卫生站覆盖率达到100%。功能设施的配套,生活环境的改善,使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积极变化,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三)现代农业不断发展。通过大力培育特色支柱型产业,结合“城市近郊服务型”、“文化旅游资源型”、“远郊生态农业种(养)殖型”等发展模式,分别打造了团结土柱观赏鱼基地、江姐村红色旅游基地、庙坝肉牛养殖基地等特色商品农业基地,使现代农业得到有力发展。到2016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7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0%,实现农业增加值11亿元,基本实现“户户住新居,村村有产业”目标。

(四)农房建设不断规范。通过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合理规范农民建房,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使农房建设审批程序得到优化、乱搭乱建得到治理、基础设施得到完善,从根源上得到了规范。近两年,全区成功整治违规建房31起。现已完成了三多寨同春村集中居住区,何市镇胡家村、蔡家村、永丰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庙坝镇贾石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到2016年,全区将修建新型集中居住区6个,新建聚居点124个,农村聚居度达到60%,土地集约利用率提高40%

三、几点启示

(一)规划引领是前提。准确定位和科学规划,才能孕育出发展动力。在农房规划上,主要从优化农房规划布局、农房建筑风貌塑造上着力,要坚持规划先行,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各地实际优化村落布局,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尊重自然村落的生长空间,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真正打破农房夹道建设、军营式布局和火柴盒式造型的固有的规划设计模式,提高村落布局、村庄规划、民居设计水平,形成各具特色、错落有致的新型村落,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新农村风貌。

(二)强化指导是基础。规划是引领,指导是基础。要加强宣传向导、政策引导、设计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满足农村住宅建筑形式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为农民群众推出一批既符合农民居住习惯又体现当地自然人文特色的精品建筑。同时,应加大帮扶力度,加快农村住房困难户解困步伐,对无力建房的困难户、危房户,可通过村集体统一调剂农户新建住宅后闲置的部分旧房,确保其居住安全。

(三)科学管理是核心。农房建设科学管理,就是要通过管理手段规范建房行为、提高建房质量和打击违章建房。要严把建设用地审批关,从严控制农房建设密度和户型,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要切实加强农房质量监管,抓好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建设,强化在规划居民点建房,做到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建设。要把管理、监督贯穿到农房建设的全过程,对在农房建设中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严厉追究其责任,确保农房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四)农民主体是关键。广大群众是农房规划建设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必须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依靠群众自身力量、激发群众建设热情,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增强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建设。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村庄布局、村落规划和民居设计上,坚持把专家意见和农民意愿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农房建设的原动力和持续力。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