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2年第8期>>调查与研究
架起干群“连心桥” 田野尽吹“和谐风”
——大安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3-12-09 17:04:31       作者:刘冬梅 潘彦丞       来源:区纪委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不稳、丢失根本。农村基层既是群众信访举报的源头,也是解决信访举报反映问题的关键。从2010年以来,大安区纪委监察局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通过“筑牢组织网络建设、严格运行机制管理、狠抓源头防范治理、深入基层解决问题”等举措,奏响了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和谐曲。

一、筑牢组织网络建设,开辟民意诉求“高速路”

做好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首先就是要抓好农村基层各级信访举报组织建设和网络体系构建工作。区纪委监察局把加强基层信访举报组织建设和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作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重点来抓,千方百计为群众信访举报创造条件,开辟群众诉求的“高速路”,真正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成为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愿望的桥梁与纽带。2010年来,区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群众信访举报217件次,初核违纪线索134件次,转立案25件。一是结合载体活动,创造群众诉求良好条件。按照每月1次的工作进度,结合“六下访”载体活动,建立了区纪委书记信访举报接待日制度、纪检监察干部定期下访等制度,并会同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基层受理群众信访举报,现场处置群众反映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10年来,区纪委监察局共牵头组织和参与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各种下访接访活动32次,接访群众483人次,采取现场解答、直接查办、转办、交办等形式予以及时处理。各乡镇设立了信访举报接待室,配备了专职信访举报接待员,为群众诉求创造了良好条件,使群众反映举报的问题做到了真正“有人管”。二是以乡村为依托,完善信访举报工作格局。完善了区、乡镇、村组三级信访举报网络,在全区12个乡镇、150个行政村和部分区直单位中遴选了300余名党性强、作风正、有威信的党员和群众担任信访举报信息员,全面畅通信访举报工作渠道,形成了以村组为点,以乡镇为片,以区为体的立体信访举报网络工作格局。三是借助媒体作用,建立便捷高效服务平台。开通了12388信访举报专线、“阳光服务热线”,完善了群众诉求热线电话、网上举报、“绿色邮政”等渠道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群众信访举报提供便利条件,引导群众更多地以电话、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反映举报问题。同时利用《大安》、党政网、政务网等媒体、杂志、网络,向社会公布区纪委监察局的举报电话以及各基层纪检组织的举报电话,切实方便群众“在家”举报、快速举报、放心举报。

二、严格运行机制管理,当好维护稳定“灭火器”

针对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实际,坚持从抓制度入手,严格运行机制管理,规范信访举报工作方式方法和行为,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一是建立责任体系,落实领导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各级组织“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实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全体工作人员合力办信办访”的工作格局,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责任体系。二是健全包案制度,实施化解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包案谁负责”的原则,在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中,对农村基层重点矛盾和突出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个时限,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包抓化解机制,使群众反映举报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0年来,区纪委监察局领导包案15次,各乡镇领导包案200余次,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村基层重点疑难矛盾的化解。三是完善制度程序,规范工作行为。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并下发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首办责任制》、《领导负责制》、《督办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向各乡镇、村发放了统一印制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指南》及附录《信访举报工作登记簿》,要求对每一件来电来信、每一名来访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反映举报的问题,均需按照信访举报办事程序认真办理。同时,组织各乡镇纪检干部、办信人员对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相关业务知识进行了统一培训,提高农村基层纪检干部、办信人员办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其工作行为,减少处理信访举报的随意性,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群众稳定在当地。

三、狠抓源头防范治理,切断引发上访“导火索”

从源头上解决好群众关心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当前做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强化源头防范治理,区纪委监察局积极探索实践,通过三项措施,切实切断引发上访的“导火线”,从源头上化解基层矛盾。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要求各乡镇纪委坚持每季度对该乡镇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进行一次廉政谈话,做到有信访举报苗头性问题必谈、换届前后必谈、有婚丧嫁娶等个人重大事项必谈。通过谈话谈心,教育农村基层干部认真履职,并对一些苗头性问题进行提醒、警示,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政意识,化解了大量苗头性信访举报问题,收到了教育和化解双赢的效果。2010年来,各乡镇纪委共对农村基层干部开展廉政谈话2500余次,化解苗头性信访问题1000余件。同时,区纪委监察局积极组织开展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纪律责任和案件警示教育活动。连续两年在全区农村基层干部中深入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实施办法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为主要内容的纪律与责任专题教育活动,对村两委干部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教育培训,讲课32场次,全区各农村基层干部全部接受了教育。二是规范农村干部行政行为。严格落实农村工作有关制度,不断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制定出台了以规范村级决策、农村“三资”管理、村务财务公开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和约束农村基层干部按规范办事,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有效地实现了信访举报工作的关口前移。三是建立健全村级惩防体系。为进一步从源头上化解农村基层矛盾,彻底解决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区纪委监察局通过《村(社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构建,加强了村级惩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了党务、政务、村务“三务”公开,健全了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监管和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四权”落实为重点的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已构建起拒腐防变教育、源头治理预防、权力运行监控、纠风治乱矫正、从严治腐惩戒和组织执行保障等6大机制14项大类整体示意图,共72个制度,初步形成了具有大安农村基层特色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建立起了解决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的长效机制。

四、深入基层解决问题,架起干群“连心桥”

在实际工作中,区纪委监察局以“方便群众、主动下访、倾听民意、解决诉求”为工作要求,结合全区“挂、包、帮”活动,积极推行委局领导深入联系片区下访、工作人员带案下访、会同职能部门联合下访等形式主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实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心与心交流,切实为民解忧解难,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2010年来,区纪委监察局共下访接待群众110批次200余人次,通过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当好了群众的贴心人。一是抓好民生工作,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以开展“挂、包、帮”活动和纪检监察机关“三项建设”活动为载体,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建设,帮助群众克服困难,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三年来,区纪委监察局共协调资金近100万元帮助“挂、包、帮”点解决出行、修水库、打机井、改善办公条件等难题80多个,重点疏导群众因生活、生产难题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而造成的信访举报案件。协调民政、农牧林业等部门,聘请专家在各乡镇、村举办科技讲座和下乡指导20余期,培训人员1.2万余人次,使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得到了新提高,村民的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促进了干部群众在村务活动中的沟通和信任,有效地减少了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案件的发生。二是变上访为下访,主动化解基层矛盾。建立健全了纪检监察干部“下访”工作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下到农村基层,深入到问题多、群众信访活跃的重点村组、重点上访对象、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等进行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了解掌握群众的需求和思想动态,及时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消除村民积怨,并通过向村民讲法律、讲政策进行“活血化淤”,给村民沟通思想、消除隔阂,吃“顺心丸”,减少和避免了大量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的发生。据统计,20052009年,全区反映农村基层干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信访件152件次,而2010年至今,含重复件总件数未超过60件次,不含重复件在50件次内。

平安歌声飘龙乡,和谐之风漾大安。区纪委监察局通过开辟民意诉求“高速路”、当好维护稳定“灭火器”、切断引发上访“导火索”和架起干群“连心桥”,及时把农村基层矛盾化解在了萌芽状态,探索和实践出了一条搞好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新路子,促进了信访举报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营造出了清廉和谐的村风民风,有效促进和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力保证。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