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7年第12期>>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问责工作在基层实践中面临的困惑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8-01-03 17:40:13       作者:赖建辉       来源:区纪委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颁布实施一年多来,我区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问责工作,严肃查处并通报曝光了一大批问责典型问题,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得以持续巩固。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问责处理94人,同比增长了约2.5倍,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感到工作中还存在问责主体单一化、问责对象模糊化和问责认识片面化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把握。

一、问责主体单一化

《问责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问责决定应当由党中央或者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作出。其中对党的领导干部,纪委(纪检组)、党的工作部门有权采取通报、诫勉方式进行问责;提出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建议。采取纪律处分方式问责,按照党章和有关党内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执行。”由此可见,除了党委(党组)和纪委(纪检组)具有问责权限外,党的工作部门也有问责权限。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习惯性地、理所当然地认为,问责是纪委(纪检组)的事情,这种现象越到基层越普遍。比如在信访维稳、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若出现推动不力等问题,都会要求纪检机关来实施问责,而不是由相应的工作部门来实施。今年以来,全区累计问责处理(书面检查及其以上)94件次,其中通过纪检组织实施问责76件次,约占问责总数的81%

问责工作,各级党委和纪委应尽分内之责,党的工作部门也应同向发力。只有这样,才能将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全面”推开、“全面”落地。为此,建议:一是强化入脑入心。将《问责条例》纳入各级各单位特别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学习内容,以专题解读、干部讲坛等方式全面讲清、讲透《问责条例》的重大意义和进一步明确问责对象、实施主体等关键环节,使各级真正弄清楚、搞明白其精髓要义。二是压紧压实责任。将《问责条例》的贯彻落实作为全面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不正确履行《问责条例》规定的责任,作为履行“两个责任”不力的情形加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三是从严考核奖惩。将《问责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党政综合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各级党的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确保党的工作部门认真落实工作责任。

二、问责对象模糊化

《问责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党的问责工作是由党组织按照职责权限,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问责对象是各级党委(党组)、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各级纪委(纪检组)及其领导成员,重点是主要负责人。”由此可见,问责对象既包括各级党委、纪委和党的工作部门等党组织,也包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就个体而言,问责对象不同于党的纪律处分对象,不是针对全体党员,而是重点针对党的领导干部。有的问责主体考虑到问责对绩效考核的影响等因素,有时会弱化对集体的问责,更倾向于个人问责。也有的问责主体考虑到问责对干部的提拔使用等因素,更倾向于集体问责。凡此种种,都有悖问责工作必须坚持依规依纪、实事求是的初衷。

问责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对象,才能彰显党的问责工作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关键,强化担当,从而倒逼责任落实。为此,建议:一是严格工作程序。规范程序是工作的有力保障,细化完善程序,建立健全以梳理排查、启动问责、执行问责、整改规范等为关键环节、前后环环紧扣的工作流程,以准确聚焦问责对象。二是细化责任清单。根据《问责条例》所明确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等6个方面的问责情形,结合地区实际进一步细化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责任清单,明确党组织的问责情形和党员领导干部的问责情形,有效区分领导干部个人责任和党组织责任,切实防止避重就轻,选择性问责等情况出现。三是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对不履行问责职责、不正确履行问责职责或履行问责职责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责任追究,确保问责动真格、出实招。

三、问责认识片面化

《问责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并在第六条列出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六个方面情形,重点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党的建设方面的情形,同时也涵盖经济建设等党的事业各方面的情形。如《问责条例》第六条第(一)项规定,“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或者在处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中领导不力”,继而产生重大失误、严重损失、恶劣影响的,都在问责范围之列。由此可见,问责工作,追究的是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它既着眼于党的建设,也着眼于党的事业,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问责主体出现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把一些具体的一般性业务工作方面出现的问题都用《问责条例》这个“筐”来装,比如有的基层干部主观认为不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不遵守交通管理法规等方面的问题都适用《问责条例》规定,导致问责事项出现泛化和俗化现象。

问责工作,问责事项必须有的放矢,才能彰显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只有这样,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才能“精准”推开、“精准”落地。为此,建议:一是深化学习认识。强化对《问责条例》的学习,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全面深化对《问责条例》准确理解和问责情形的把握,全面提升监督执纪人员的能力素质使其真正做到能懂会用。二是强化宣传引导。讲清《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的制度利器,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从根本上减少失职失责问题的出现,确保广大群众与党员领导干部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不断巩固、不断加强。

 

注:此文曾摘发于《廉政瞭望2017年第21期。

 

(作者: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