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7年第12期>>调查与研究
打造“一带一园” 发展特色农业
发布时间:2018-01-03 17:23:57       作者:王勤银       来源:区农牧林业局

我区农业体量小,耕地仅21.4万亩,林地10万亩,从面积、规模、产量等方面来看,对上争取项目、对外招商引资都没有竞争优势,我们只有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好我区独有的区域性、历史文化性的特有产业,只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树立自己的品牌、提升竞争力,才能实现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区委区政府打造“一带一园”战略的工作思路,结合我区特色农业现状,有如下看法。

一、我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一)以“业主引领带动”为主要抓手,万亩花卉苗木种植示范园成片成规模发展。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发展,初步建立起政府为引导、公司为龙头、专合社为纽带,以业主聚规模、以农户为主体的珍稀树木发展模式。目前,我区成功引进希宇园林、通达昌林业、晟景园林、同春园林等业主10余个,以何市镇、三多寨镇为中心,发展珍稀树木基地9000余亩,形成以银杏、桂花、香樟、楠木、紫檀、黄花槐等30余个品种的花卉苗木生态产业基地。到2017年底,我区珍稀树木示范基地建设将突破10000亩,这将成为全市城乡绿化的一大亮点。

(二)发挥“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地理优势,万亩酿酒高粱产业促农增收。我区位于中国白酒“金三角”宜宾、泸州的中心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2013年起,我区按照“围绕市场,科学规划,成片种植”的基本原则,重点发展酿酒高粱4.05万亩,推广种植再生高粱2.5万亩。对农户的高粱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订单制,订单收购达90%以上,农户增收效果显著。

(三)围绕“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

蔬菜产业:我区地处自贡市城郊,担负着自贡市城区60%的鲜菜供应重任,常年蔬菜播种面积10万余亩,产量22万余吨。产值3.2亿元。近年来,我区形成了近郊以生产精细菜、叶用菜、棚架瓜果菜为主的城市保障型;中郊以生产时令特色蔬菜,外销为主的外向型;远郊以围绕蔬菜加工企业订单生产的加工型三大类型的蔬菜生产格局,沱江沿岸以茄果类蔬菜为主的菜稻轮作栽培早春蔬菜基地(牛佛镇为中心的反季节菜基地,团镇镇的早熟生姜、萝卜基地,新民镇、和平乡、大山铺镇、凤凰乡以叶类菜、调料菜为主的精细菜基地)。

柑橘产业:以退耕还林、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为依托,按照“整村推进,宜栽则栽,宜改则改”的工作举措,目前全区柑橘种植面积18000亩,其中塔罗科血橙10000亩、杂柑3000亩、柚子3000亩。新店镇甜橙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新发展塔罗科血橙2000亩,每亩预计可增收3000元;庙坝镇杂柑示范基地2000亩,每亩预计可增收6000元。

核桃产业:在永嘉乡林远巷村和何家冲村,建立“川早2号”核桃基地1500亩,配套建设了道路、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40万元。目前,核桃长势良好,部分苗木已经挂果投产。

(四)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川南肉牛之乡”初步建成。2007年全区全面启动肉牛产业发展以来,坚持“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循环发展”的原则,注重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生态养殖与绿色种植相结合,始终将肉牛产业作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示范带动规模养殖场,实现农牧结合、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同时,建立“养殖+沼气+种植”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饲料作物,增畜增草,草畜配套,推广新型高产优质多年生饲用作物——玉淇淋草原原种种植,逐步推行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的工作思路,实现种养结合、农牧互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目前,全区现已初步形成以庙坝镇、何市镇为中心的肉牛产业带,建立庙坝肉牛专业合作社为首的多个肉牛合作社、3个现代畜牧业(肉牛)循环经济园区,1个国家级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及多个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年出栏肉牛1.6万头以上。

(五)实施3500万羽肉鸡一体化养殖项目,助推脱贫攻坚。2015年引进该项目以来,区委区政府引进江苏立华公司、出台优惠政策、全力推进,目前已建成鸡舍25万平方米、饲养肉鸡460万羽、销售肉鸡260万羽、农户获得代养收益700余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出栏肉鸡3500万羽、产值10.5亿元、农户代养收益1.05亿元。

二、对我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聆听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原巡视员张学宁、浙大网络营销特聘教授余煜明、浙江大学城院招商培训中心常务主任周开疆教授、浙江省政府咨委会学术委副主任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名誉院长刘亭教授的报告和现场参观杭州未来科技园(海创园)及梦想小镇、云栖小镇、黄公望村、杭萧钢构公司、万事利集团、九阳公司、浙商博物馆等,结合我区正在全力推进的“一带一园”建设,本人有如下心得与建议:

(一)“一带一园”发展规划站位要高、特色要鲜明。围绕我区大牛路沿线现代农业产业带(4个乡镇个22村)和长滩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镇14个村)建设,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规划、精准化实施,打造效益凸显的大安特色农业精品,要聘请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做出高规格的总规、详规,充分合理利用园区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等条件,发展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业,培育差异化农业竞争优势、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主动权。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长短结合的原则,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制定总体规划,根据资源利用的难易程度、结合实际分步实施,做到建管并重,既有立竿见影的项目、又有长远发展的产业,要转变发展方式,使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成为园区的主要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建好公路、修好房屋、养鸡养鱼、栽好果树”的发展模式,实施好3500万羽肉鸡一体化养殖项目,以大产业带动小产业,以小产业托起大扶贫,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生活条件,并千方百计将贫困群众聚集在产业发展的链条上,通过产业发展最终实现脱贫奔康,增加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二)组建机构、配备人员,以“四个到位”全力推进。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确保目标责任、要素保障、服务协调、考核监管四个到位,把该产业带建设成为“农村党建示范带”“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脱贫奔康示范带”。

(三)引进龙头企业,培育主导产业。坚持机制创新、引进培育江苏立华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平等参与,合作互动,风险共担,多方共赢”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带基地”的作用,引导业主走好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的道路,培育外向型、基地型、带动型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不断增强园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坚持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园区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抓住土地流转“牛鼻子”、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把握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机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推动传统农业、新型农业以及二三产业发展,实现园区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社区功能的叠加,打造“特而强”“聚而合”“小而美”的特色点位,形成一带、一园、多星的网络格局。

(四)围绕“一带一园”,建设特色小镇。通过参观梦想小镇、云栖小镇、黄公望村,深感我区应该抓住国家打造特色小镇的发展机遇,要立足于区域的特殊性,利用好现有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产业转型促进产业升级,运用互联网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坚持“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我区的大山铺、三多寨、何市、牛佛等特色小镇,为“一带一园”增添亮点,带动我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区农牧林业局副局长)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