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8年第2期>>村官说事
脱贫攻坚工作的两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12 09:02:32       作者:柳齐宇       来源:永嘉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完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

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最关键阶段,一些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如果我们不经常思考,墨守成规,就无法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一、提高群众积极性,合理规划布局,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目前,贫困户的主动脱贫积极性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矛盾凸显,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从思想意识层面去改变群众的想法,没有让群众树立靠自己努力脱贫致富的意识,没有让群众看到脱贫攻坚政策对大众的红利。

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抓好教育工作,开展“农民夜校”是一个好方法。“农民夜校”可以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培训实用技术、开展感恩教育,对于促进就业、提高生产、增强社会治理水平有重要作用。但群众参加一些主题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低、工作经费保障不足、工作要求流于形式等现象也在一定程度存在。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提高群众积极性,是通过村支部更严密的宣传组织,还是要让活动内容更符合群众的口味?总之,要留得住心,才留得住人。

其次要实行整村脱贫规划,从道路、水利、农田、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统筹考虑,不仅让重点帮扶的贫困户享受政策,也要让非贫困户能够享受到政策的红利,从而消除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享受政策的不平衡心理。

产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是关键。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通过核桃产业和“公司+专合社+贫困户”模式的一体化肉鸡养殖项目实现,但目前核桃产业发展见效慢、管理疏松等问题明显;一体化肉鸡养殖项目由政府主推,由资质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可谓“双保险”,但投入大、收益小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可以考虑在以上两种产业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大力发展生态鸡、生态猪、生态鱼、生态蔬菜生产,建立村级电商平台,销售生态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生态链。

二、删繁就简,找准目标发力,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自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各种规划,各种数据填报,各种档案资料,各种迎接检查应接不暇,让帮扶干部不得不疲于应付,为此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一旦政策逻辑稍有变化,前面辛苦努力工作的成果随即付诸东流,费人费时又费力。脱贫攻坚工作应该聚焦于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面,用勤入户走访、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满怀深情为民办实事来替代臃肿繁杂的做资料填表格,看重脱贫成效,真正做到工作不流于形式,好钢用在刀刃上,形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越是重要的工作,越要保持定力、尊重实际,越要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切不可急躁冒进,欲速则不达,否则必会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在,有的地方为了尽快见到“扶贫效果”,把扶贫资源集中用到少数村、少数人身上,“垒大户”“堆盆景”,作为脱贫亮点来宣传。殊不知,这样的“亮点”越亮,周边的群众就会越不满。这实际上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部分地区督查考核机械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一味追求问责,贫困群众一句话,就可能决定一名扶贫干部的前程。部分地区督查考核层层加码,督查组一个接一个,让基层应接不暇;部分行业部门缺乏统筹,政策文件连环出,有些不仅脱离实际,还互相打架,导致基层无所适从。

这些都是不尊重实际,急躁冒进的典型表现。仿佛不如此,不足以显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殊不知,这种官僚主义的“重视”,往往反过来导致基层以形式主义来应对,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习总书记曾说过: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

 

(作者:永嘉乡新房村第一书记)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