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8年第8期>>深入贯彻省市区全会精神
培育文旅首位产业 打造大安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对大安区打造自贡市文旅融合发展核心区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9-05 10:17:39       作者:杨斌       来源:区政府

中共自贡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指出“支持大安区建设全市文旅融合发展核心区”,标志着大安文旅发展处于新方位、站在新起点。大安如何依托资源禀赋,抢抓发展机遇,建设全市文旅融合发展核心区,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重构文旅产业价值

(一)文旅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选择。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的文旅产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世界旅游业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旅游休闲消费的需求迅速膨胀,旅游业将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基线。2017年,我国人均GDP突破8800美元,表明旅游业已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同比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5.4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GDP总量的11.04%。可以看出,文旅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是大安抢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

(二)文旅产业是推动转型升级新的引擎。文旅产业既是综合性产业,也是一个平台性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本身就是六大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牵一发而动全局”功能作用。近年来,占大安GDP比重的70%以上的传统化工、制造等优势产业面临资源衰竭、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等难题,但旅游综合收入增长率稳定保持在20%以上,文旅产业发展呈良好上升态势。深挖文旅资源,不仅可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带动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还能有效促进全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

(三)文旅产业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朝阳产业。文旅产业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进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随着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纵深推进,川南城际铁路、蓉昆高铁的加快建设,川南半小时、成渝1小时、贵昆3小时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将覆盖川渝滇黔陕2.3亿人的范围,大安作为川南经济区新坐标优势凸显,文旅市场潜力巨大。市委精准提出支持大安区建设全市文旅融合发展核心区,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突破性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发出了大安文旅融合发展的“动员令”。

二、培育文旅产业品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扣市委“11335”战略,凸显文旅首位产业,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文旅资源优势向文旅产业优势转变,着力实施“八大工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到2022年,初步建成以国际恐龙文化旅游区、国际井盐文化博览区、国际彩灯文化中心为特色,形成特色盐帮菜品、精品民宿、文化创意、户外体育等旅游产品集聚,实现文化与自然相映、山水与人文相融的自贡文旅融合发展核心区。

(一)全域旅游工程。按照“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要求,推动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休闲全民化的全域旅游发展。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把大安建设成为省内有知名度、美誉度,西南地区有品牌、有影响力,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文旅融合发展核心区。2022年,力争文旅综合收入占全市文旅综合收入25%以上,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30%以上;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3个、国家AAAA级景区3个以上,三星级农家乐20家以上,四星级及以上酒店3家以上,五星级购物点2家以上,星级旅游厕所20座。二是高位编制规划。聘请国内外一流团队尽快编制完成大安全域旅游规划,进一步完善设施,整合资源,精心包装,打造精品,扩大开放,把大安文化旅游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面,锃亮“盐龙灯+美食”四张名片和红色旅游资源,推出拳头产品。三是坚持“多规合一”。推进全域旅游综合发展,科学编制燊海井、大山铺特色小镇、牛佛古镇、三多古寨等专项旅游发展规划,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把文化旅游元素融入到道路交通、市政设施、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专项规划中。

(二)精品景区工程。开展精品景区创建是大安区旅游打造精品,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是实施重大项目引领。加快推进辖区内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构建以恐龙文化科技产业园、恐龙博物馆为核心的国际恐龙文化旅游区,以“盐都之心”、燊海井景区为核心的国际井盐文化博览区,以“自贡灯会”、中华彩灯大世界为核心的国际彩灯文化中心的“两区一中心”文旅发展格局。二是提升景区景点品质。推进燊海井景区、恐龙文化科技产业园、中华彩灯大世界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玫瑰海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带动周边大安老街、步步高绿苑新天地商业综合体、川南皮革城等综合发展,进一步丰富大安商圈业态。推进雁溪谷、三多古寨、牛佛古镇国家AAAA级景区培育和创建工作,为游客提供多种旅游体验。三是深度开发精品路线。按照“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思路,将辖区内各景点有机串联,把“盆景”连成“风景”,形成优质旅游线路和连片集群景区。紧紧抓住川南经济区发展机遇,客观判断未来发展趋势,与市内区县、周边区县合作,突出错位、补位发展,串联特色景点,积极开发若干“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精品线路,实现多方共赢局面。

(三)文创产品工程。将自贡特色文旅资源、文旅要素转化成文创产品,为产业融合发展搭建更广的平台、注入更多的活力。一是建设特色文创基地。探索建设以恐龙博物馆为核心的文化创意孵化园,以燊海井为核心的休闲文化体验区,以老盐场1957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地,有效盘活张家坝、鸿鹤坝等大量闲置厂房资源,形成融合历史文化、休闲文化、民俗文化和旅游为一体的文化创意旅游圈。到2022年,在全市率先培育出1-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二是打造特色文创产品。深入实施“文化+”和“旅游+”战略,促进馆企合作,推进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支持仿真恐龙、盐制品、彩灯制作、特色食品加工等特色工业做大做强,鼓励文旅产品企业生产内涵丰富、竞争力强、极具创意的动漫、演艺、影视、出版和玩具等旅游产品,让越来越多的特色“小商品”变成游客“必购品”。到2022年,规模以上文旅产品生产企业达到15家以上。三是加强文创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政府“一条龙”保护机制,全面、充分保护知识文化创意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探索文创产品知识产权抵押模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乡村旅游工程。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大好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是树立生态为主理念。坚持把特色农业、农事体验与自然景观打造统一起来,加大生态公益林、生态植被和生态敏感点的保护,加快构建景区之间绿色生态廊道,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到2022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较2017年底提高3%以上。二是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探索以现代农业示范园、永嘉核桃之乡、新民镇白果冲村、三多寨多福生态园等为代表的景观化农业产业基地、田园生态林果种植、健康水产养殖融合发展模式,2022年前,成功打造出23个乡村旅游专业示范村,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大安乡村休闲度假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创新乡村旅游模式。探索“公司+农户”建设模式,通过引进经济实力强、市场经营能力强的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环境改善,与乡村居民一同开发田园综合体、农业主题公园、科技示范园、农事体验园等乡村旅游景点,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全季全方位游。

(五)服务提升工程。将文旅需求纳入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体系,建立与文旅融合发展核心区相适应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机制。一是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S309S213、成自泸赤高速自贡北互通大安连接线、北环快速通道建设进度,畅通城乡旅游公路建设,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方便、快捷通道。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加快旅游厕所提标改造,到2022年,全区拥有星级旅游厕所20座,数量质量居全市前列。加快有规模上档次的旅游购物“特色街”“旅游产品街”建设,建设五星级购物点2家以上。二是加快推进餐饮服务体系建设。以特色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大安烧牛肉”“牛佛烘肘”、长生面、自贡“盐帮菜”等特色资源,以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厨为抓手,以品牌连锁、老字号保护等为重点,在大山铺、大安老街建设美食餐饮一条街,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三是加快酒店住宿接待能力建设。结合大安盐商聚集区、革命英烈家乡等区域特色文化,以现有的酒店、宾馆、客栈为基础,学习借鉴大理民宿和郫都区农家乐经验,在新民镇、大山铺镇、何市镇、三多寨镇等位置优越的乡镇建设一批高端度假村,发展一批特色商务快捷酒店、客栈、乡村民宿。到2022年底,全区拥有四星级及以上酒店3家以上。四是加快推进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建立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实施智慧旅游酒店、智慧厕所、智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在全区AAAA级以上景区做到智慧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建设大山铺游客集散中心,以大山铺游客集散中心为枢纽,完善重点乡村旅游地区、车站旅游咨询体系,为游客提供综合旅游服务。

(六)宣传营销工程。以市场研究为基础,以精准营销为核心,大力加强文旅产业对外交流合作,努力提高文旅软实力和影响力。一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创建创意营销中心,成立旅游招商小分队,重点加强对京津冀、长三角等文创和文化旅游产业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工作,主动参加“一带一路”旅游发展合作论坛、中国旅游品牌推广峰会等旅游推介活动,吸引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投资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专业策划公司制定中长期系列策划方案,推动旅游品牌营销专业化、市场化。二是创新对外宣传模式。开展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宣传营销,定期策划线上主题,每天推送美景、美食、美事,持续不断发布攻略、线路,强化线上宣传实效。积极申办、组织有影响力的会议、展览、赛事等大型活动,对接知名导演、制作团队,邀请有影响力的影星拍摄一部反映大安独特魅力的电影电视作品,全面提升大安文旅影响力。积极与知名大V及其制作团队合作,在其官方微博上推送一条具有爆炸性吸引力的反映大安文旅优势的图文信息,引导媒体和群众关注和知晓大安。三是加大节会活动举办力度。促进“搭台唱戏”与“借台唱戏”相结合,借“节”促宣,通过“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方式,高标准开展丰收节、赛龙舟、灯光节、采摘节、旅游形象大使评选等特色节会活动,积极邀请“爸爸去哪儿”等大牌制作团队到大安开展真人秀活动,提升大安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七)品牌文化工程。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最闪亮、最有魅力的金字招牌,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一是提炼核心主题。变静态观光为动态的体验感悟文化之旅。以盐龙灯美食文化资源为核心主题,深度挖掘以诸如盐工号子、天灯会、自贡剪纸等相关衍生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内涵,融合提炼“盐龙灯+美食”四张名片和大安独有的红色旅游有形资源、无形资产,增进旅游文化的品质与内涵,提升核心品牌人文价值。二是增强文化创新能力。紧扣大安独特的文化旅游元素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讲好大安故事、传播大安声音、塑造大安形象,拍摄和录制高质量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和宣传曲目,编排“大安人与井盐”的系列故事小剧或大型实景演出,丰富演艺市场,为大安旅游业发展提神提质。三是打造文化旅游演艺品牌。加快文化旅游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充分运用“互联网+”、3D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以展现盐文化、龙文化、灯文化、红色文化、井盐技艺、扎染技艺等为内容,努力推出一批独具原创性又极具观赏性的演艺产品。

(八)非遗传承工程。全面加强非遗保护利用和传承,进一步彰显非遗资源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加强技艺保护传承。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积极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生产性保护,重点加强对井盐技艺、江姐扎染、牛佛烘肘等开发研制。按照“四川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标准打造制盐工艺的体验式深度人文旅游,采取3D4D技术还原古代制盐时的恢弘场景,给予游客心灵上的震撼和启迪,吸引更多人体验、保护和主动传承传统技艺。完善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管理机制。二是加强文物保护开发。坚定不移地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建立大安历史遗存数据库,编制重点历史建筑保护方案,避免文化的同化、异化和商品化,努力开创文物保护利用和旅游事业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三、筑牢文旅发展保障

(一)构建组织保障平台。抓住文化旅游机构改革这个关键,构建政府引导、部门联动、行业促进、市场推动的大旅游发展格局,解决资源分散、部门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问题。稳步推进景区企业化、市场化、资本化管理,培育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实现景区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三权分离”发展模式,放手让位于市场。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按照文旅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目标,分解细化单项措施,将措施落实情况纳入乡镇街道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并加强督查。适时出台文旅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文旅项目做大做强。落实安全教育、预防检查、安全预警、事故报告、应急处置、紧急救援、善后处理及保险赔付、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旅游安全。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农家乐的质量等级评定工作,不断提高旅游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构建投资融资平台。紧紧抓住四川成立旅游投资基金机遇,加强与市文旅投、市城投等公司的协调对接力度,探索参股投资、控股投资、并购、资产证券化等投资运作方式,做大做实燊龙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提高资本化运作能力。深入推进文旅产业与金融的合作,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开展门票质押、景区经营权资产证券化产品试点,鼓励金融机构与旅游企业合作设立旅游并购基金,支持旅游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私募股权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

(三)构建人才保障平台。积极引进高层次经济管理、文化创意、文艺创作、专业技术人才及一线服务优秀人才,不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文创基地产品水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各类知名文艺家等专门人才,制定特殊保护和扶助措施,支持鼓励他们安心创作。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强与中国旅游协会、四川省旅游协会、四川理工学院、四川旅游学院等合作,在全市率先组建高质量的文化旅游智囊团和专家库,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采取订单式模式加大导游讲解、市场营销和非物质遗产传承等紧缺人才的培养,力争将大安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文化旅游产业人才输出基地。

 

(作者:区委副书记、区长)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