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0年第6期>>史海钩沉
光绪进士王开甲遗事
发布时间:2020-07-07 14:57:21       作者:王典平       来源:区知联会 区新联会

清光绪年间,今自贡市大安区地界上,出了一个大事件,产生一位大人物——王开甲荣登进士。这在当时,偏居一隅的川南小镇,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然而,进士王开甲逝世百多年来,他的面貌非常模糊,他的事迹非常零散。本文试图积铢累寸,也仅获点滴痕迹,未能多有发现。权当抛砖引玉,期待日后有更多史料,还原这位传奇人物的全貌吧。

 

仙滩渡船,撑出远大航向

 

自贡珍珠寺王家,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家族。自明朝初年随着“湖广填四川”的滚滚人流由湖北入川,至清朝后期已历二十余世,可谓瓜瓞绵绵,枝繁叶茂。乾隆己卯年(1759)年始建的珍珠山宝善祠总祠之下,有金、木、水、火、土五个分支。每一支均人才辈出,业绩非凡。名声最著者,当数十九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川盐济楚期间崛起的盐业四大家族之首——木支的王三畏堂。

王开甲(18371893),本名纯五,字鼎臣,号纶三,是王家入川后的第十七世孙。光绪丙子年(1876),他39岁时以“开甲”榜名,高中恩科二甲进士。他是珍珠寺王家在清朝从乾隆至光绪时期百多年间仅有的一名翰林(王荫槐),三名进士(王廷弼、王开甲、王荫槐)之一,属当时素有“才子之乡”富顺县的众多进士之一。

今大安区和平街道唐家坝—柑子坳—田湾一带,乃珍珠寺王家土支聚居地之一。与其他“×家坝”不同的是,唐家坝并非唐姓人家居住地。《四川省自贡市地名录》对唐家坝释义为:原系乡绅王开甲祖业,王家曾葬坟于坝内,坝内有大塘二口,后谐变唐家坝。


开甲年轻时家境贫寒,在仙滩一带操舟摆渡为业,找几个辛苦钱来维持生存,奉养母亲。他命运的转机,来自偶遇一位贵人——首席大盐商、王三畏堂总理王朗云。一次,王朗云在仙滩坐船渡河,偶然碰见开甲,在船上短暂闲聊之间,即发现这个年轻人才思敏捷,应对适度,顿起爱才之心。当即决定帮这位远支族侄赡养母亲,带其到家塾中就读。开甲聪慧的天资有了用武之地,从此鹞子翻身,命运逆转。先是考取同治甲子科举人,而后又中光绪年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掌印郎中,“赏戴花翎,钦加三品衔,晋授中宪大夫”。

王朗云“振拔寒儒多成名”“不以远近亲疏而遗之”,提拔了不少族中贫苦学子读取功名,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当然,也助推了朗云本人的事业,实现了双赢共赢多赢。扶助开甲,也是王朗云一生中慧眼识英才的典型例证,给他带来丰厚的回报。

 

任职文选司,交好刘光第

 

开甲所任吏部文选司掌印郎中,职责是“掌天下官吏班秩品命”,略相当于中央组织部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人事的副部级、厅级官员。明清官制,称六部之吏部为天官、户部为地官、礼部为春官、兵部为夏官、刑部为秋官、工部为冬官。吏部为各部之首,文选司又是吏部之首。这个衙门负责四品以下官员的审核工作。关乎为数众多的全国中低级官员前程,是他们最怕也最敬的衙门。那些在地方上牛逼的知府,见了文选司郎中,会立刻打躬作揖陪笑脸。因为,郎中大人的心情,会一定程度决定他们的去向是秀美富庶的江南,还是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如此地位如此官,自然消息灵通,实权在握。

王开甲的社会活动记录中,值得高度关注者,乃吏部任职期间,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富顺同乡刘光第的一段交往。

 

余少闻先生辑录之《刘光第年谱简编》载:

光第少交游,避应酬。惟与吏部郎中王纶三甚相得,朝夕过从,谈学论世,至夜分不忍罢。而纶三锐志于学,先生许为豪杰之士。至是病故,先生为文祭之,并表其墓。九月(旧历八月)纶三家属扶枢出京,先生送至通州,留二日,始返京。

另版刘光第年谱亦有零散记载:

自流井王开甲(字纶三),原官吏部,光第“与斜对门居日夕相见”,倾脸馨谈,契分颇为不浅,其锐志为学之隐,同乡多不能知。……因病去世,……其子王岱云送枢出京,光第送至通州。

同乡王纶三常欲接济刘光第,被婉拒。

刘光第生于1859年,比开甲小22岁。1885年刘光第母亲病故,居丧三年后到京就职,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服刑,居京有十余年,与开甲约有五年的交集。二人同出富顺寒门,同在京城为官,岂不惺惺相惜?故有“常欲接济”之心。

然而,刘光第在京做官十余年,择友而交,安贫守素,坚持不接受馈赠。家务由夫人亲自操办,本人粗衣素食,步行上班,“一布袍服,十年不易”。因而婉拒了开甲的美意。

即便如此,这对忘年交的情谊却非常深厚。不仅开甲的灵柩由其子“送枢出京”时,“光第送至通州”(当时那可是不近的距离),且担负了开甲著作编订的繁杂事务。开甲逝世百日后,遗稿由其家人集作《诒经堂稿》。载明“富顺王开甲纶三甫著  富顺刘光第裴村甫订  西充李云书详五甫校”。《诒经堂稿》收入作者经学研究文章33篇,五言诗2首。由开甲族侄、翰林编修荫槐作序,称开甲之文“婉挚和平,有可咏可歌之致”,当为王氏家族乃至本土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开甲零散的著作,还有《子章族兄墓志铭》《开甲为族姑母王孺人撰》等诸篇传记、墓志铭。


刘光第先生还怀着对故人的感念,受托提笔,书写了王开甲墓碑的碑文。透过那工整的楷书,仿佛能窥见光第先生沉郁的心情。

 

魅力领导,提携后学

 

在京其间,王开甲还自然流露出关爱贤士的魅力,奖掖提携后学,让他们从困顿中走出,开辟人生新天地。

万慎(18561923),原名万人敌,字斐成,号慎子,泸州人。曾任泸州中学堂堂长,铜梁县知事,四川咨政局、清末咨政院议员,叙永、泸州修志局总纂。与苏启元、温筱泉、陶开永等以诗酒解愁结成“怡园”诗社 ,并参加了朱德组织的“振华诗社”。

1894年,开甲逝后次年,仍处于哀伤中的万慎,撰《王纶三先生哀辞并序》,记述了当年情状:

光绪壬午冬,慎应京兆试。报罢,落魄京师。侨寓延望庙街泸州馆。馆无岁修赀。老屋数椽,大风雨,栌檩榱,桷岌岌震,欲来压人。寄食于门阑之厮,家书断则悬釜待炊,奴子率逃去。顾性好诗、古文辞,穷极势迫,抑郁无聊,则高读秦汉人文,或为诗歌以舒忧娱悲,以适己志。独居寡俦侣,暇则徘徊馆门,呼三驺对饺。间一披裘,步讴吟市中。裘敝,虮虱缘领上,几满。市中儿咸相视瞠也。

会富顺王纶三以吏部主事官京朝,与同舍生许舜丞大令习。过许,闻余读书声。叩许,许曰:“是喜为诗,且多闻、健谈。”先生参户入,索观余诗。余录都门杂感诸诗应之。先生大激赏之,谓有明七子风。观余文,亦谓佚荡有气,非乡三老抱兔园册而来者。明日,使族子植青太史来订交,并言于同乡诸先达。时成都杨虞棠官起居,负才,好为诗,亦好奖引士类。闻先生言,呼车过访,谈甚洽,因广为延誉。由是人稍稍知余姓字。

看来王开甲这位混得不错的组织人事干部没有忘本,对落魄学子没有冷眼相待,而是热心扶植。抑扬顿挫的读书声,链接了高门与寒士的感情。佚荡有气的诗文稿,定格了长者与晚辈的缘分。不仅自己“大激赏之”,还随即派专人“订交”,又是微信又是抖音,大肆宣扬,“言于同乡诸先达”,生怕众人不知道。万慎的名字方才“广为延誉”,或许他的人生由此而奠基,走上阳关道。此种魅力男生,怎不让终身受益的贤士感佩一生?

 

惊心动魄救危难

 

作为富甲蜀中的一代豪雄,王朗云倾力网罗各方关系。王开甲有在京要害部门的便利,自然助力不少。惜开甲事迹多已湮灭。如今作为三畏堂兴衰史最重要蓝本的罗筱元著《自流井王三畏堂兴亡纪要》中,记述了一件惊心动魄的往事:

(四川总督)丁宝桢以王朗云先前阻挠盐厘水厘,未能惩办,今又上控官运,恨之刺骨,必欲得而甘心。……

清谕下部,为吏部文选司掌印郎中王开甲所见,……开甲为了报答朗云,即盛宴驿站传递谕旨的武弁,并送致程仪,托其顺带紧急密信一封,到成都时先绕道南门投交后,再到督院呈交公文。武弁以吏部郎官之托,又受到优厚礼遇,于是奉命唯谨,到达时先交南门王氏试馆(考试时住宿的地方)的私函。其时,王朗云之驻省师爷文子庶是一有名的举人,匆匆写一密信,派心腹健步,星夜奔投,比至朗云家,已昏倒于地不能言,家人扪试心腹有无温暖,得书急呈朗云。

朗云大恐,急换乘普通小轿至威远乡间亲戚家稍住,后带一亲信马夫邹某微服潜逃……

开甲胆略之过人,心思之缜密,行动之果断,由此可见一斑。王锐先生在长篇小说《盐商世家》中,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细节,读之如身临其境,扣人心弦。

 

故土“天官府”

 

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记得,原和平乡田湾村委会所在地,是一座规模宏大、形制规整的“天官府”。那就是王开甲居京期间,在家乡修建的宅第。

开甲为贵信长子,有三个弟弟:开诚、开第、开文。或是由于开甲带头苦读成就功名的榜样效应,这几位从农家走出的兄弟耕读传家,多有所成。开诚为国子监典籍、监生。开文“考授詹事府,供事实录馆,差满送国史议叙县承”。他们四兄弟也后继有人,有厅级官员、专家教授、企业家、军人等等。

大排行二十一的开诚曾孙典沛,从小生活在田湾一带,熟悉天官府的一草一木。据他回忆,天官府是开甲修建来暂住的,所以都是土墙房,相对简陋,但比一般的民房还是气派得多。

天官府地处田湾。房前的石板大道是自贡至富顺的官道,由宽度约1.2米的石板铺筑。这条官道,是广义的盐运“东大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大概是:(大安寨)大坳口—龙井—仙人石—茴香坳—石板田—柑子垇—田湾—双福桥—陶家桥—仙市(仙滩)—富顺。田湾近处的柑子坳,设有一个盐检站(盐卡),检查过往的盐是否为私盐。又由于柑子垇至富顺边界的双福桥只有2公里左右,比较自然地成为自流井、大坟堡至富顺的东部交通口岸。地处小小要冲,就有了三家饭店兼旅店、三家茶馆及其他一些服务业小店小摊。每天从早到晚,这条通道上成千上万盐担子和行人络绎不绝,十分热闹,成就了柑子坳的一段繁荣。


天官府就在大道边,但从路上是见不到这座府第的,因为它被一大片茂林修竹环绕,环境清幽。它的正门前,大月台套着小月台。正门上方,一块厚重的黑色门匾,上有“天官第”三个苍劲厚重的金色大字。落款是:光绪××年×月×日。中厅、堂屋门口,都分别悬挂着长匾,上面镌刻着名家书写的对联。


进正门,沿着中间的主通道,就来到迷宫一般的大宅。它占地面积约有一万平米,布局对称,堂屋、厢房、卧室、客房、书房、库房、花园、回廊、院坝一应俱全。可惜这样精美宏大的布局,逐渐破败,直至彻底从人们的目光中抹去。

1950年初,开甲之孙大鑫收到北京一个八十多岁老人的一封信。信封上写的是:四川自流井大坟堡区二十五保王开甲后人收。内容大概说,开甲大人生前有天安门附近的一座府第及京郊的一块土地叫他照看,自逝世及灵柩回乡后一直无人与之联系,现在北平解放,他己将府第和土地交给了人民政府。

 

漂泊的灵魂

 

开甲灵柩回乡后,先葬在今属大安区和平街道小地名毛湾头处。上等石材墓碑上镌刻着刘光第书写的楷体碑文:

光绪二十一年岁官乙未仲秋月中浣  榖旦

赐进士出身吏部文选司掌印郎中  皇清诰授中议大夫三品衔显考  赏戴花翎文选司员外考功司主事  王公讳开甲字纶山府君之墓

癸山丁向   男泰常观常  孙大镛大铨  敬立

不几十年,因某种原因迁葬于唐家坝大坟坝祖墓坟台下边。1958年下半年,因修建自贡机床厂(自贡监狱),再次迁葬于观音。开诚曾孙典沛亲眼目睹了那一次迁坟经过。

那天,山头上站满了四野乡邻,都来看前清天官老爷迁坟盛况。

在挖掘王家十二世祖令仁、十三世祖(开甲高祖父)迁义的老祖坟吋,典沛挖出了七条一尺长的小青花蛇。众人惊叹,那不正是迁义祖名下七大房的象征吗?小蛇们稍稍昂起头,瞪着小眼睛,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迷茫地看着白晃晃的天日和黑压压的人群。突然,性急的二十二弟典祝抡起一把锄头,快步上前,把那七条小蛇捣成了肉酱。可怜的小蛇们,立即魂飞魄散。回家后,毛孩子被老人们骂了个狗血淋头。

随着开甲坟头的泥土一点点被挖开,露出了点缀着金色装饰线条,完好发亮的红色棺木。开棺的一刹那,喧闹的现场安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的盯着墓主的遗体。开甲的尸身,被上等白绸包裹着。缓缓解开白绸,露出了清代官服,闪闪发光。有人不小心撕去一角,发出哗哗的声响,像是来自遥远年代的声音。开甲的肉身早已无存,仰面安卧的尸骨上,帽子配一个玉石顶子,脖子上环绕着一串玛瑙佛珠,腰间有一块玉珮,手腕上戴着一对玉圈。

众人的眼光被一个奇迹吸引过去:开甲胸部竟然长出一朵蘑菇!直径约有25厘米,漆黑如墨,像极了一支莲花。老人们说,这样的蘑菇是亡人生前吃了贵重药物,才能生长出来,属名贵药材。

后来,开甲身上的宝物分给了在自贡的他的孙子大鑫,曾孙典渊、典沂三家。那朵奇幻的蘑菇,则分给了典渊夫人(典沛称为三嫂)。当时,她患肺穿孔,正需要这类药材。其后她活了20多年才去世,据说就是因为这味特效药的功劳。

第一次迁坟,开甲的墓碑没有移走,毛湾头墓穴葬了他的儿媳妇。第二次迁坟,尸骨迁葬,棺木留了下来,后来葬了他的曾孙典渊。1990年代,修建内宜高速公路,开甲墓地观音再次被占,尸骨不知所踪。20163月,当时的和平乡辖地多被规划为自贡东部新城建设用地,如火如荼中,开甲遗留在毛湾头的那通墓碑被迁去了与故土相对遥远的威远县境内。

前清名宦,一代乡贤,根已无存,魂归何处?

 

注:王开甲昆仲后裔,多散居全国各地。本文内容,部分为现居贵阳的王典沛先生,现居武汉的王文渊(典浩)先生提供。深致谢意!

 

202059

 

(作者:大安区知联分会、新联会副会长)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