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0年第11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大安区“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及二〇三五远景目标思考
发布时间:2020-12-07 12:01:19       作者:傅开成 胡辰龙 殷骏       来源:区发改局

一、我区“十三五”回顾

十三五时期,面对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推动振兴发展、决胜全面小康主题,紧扣两园两城两区战略重点,加压奋进,务实重行,规划执行成效显著。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纲要》主要目标基本实现,重大战略任务基本完成。

(一)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不断提升,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的张家坝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控规获市政府审批,智能终端产业园基本实现满负荷运转;川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园建设深入推进,大力发展以特色商贸、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川南皮革城等传统商贸业态加快提档升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揭牌运营坚持把文旅融合作为主攻方向,举全区之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进入决战决胜冲刺阶段;规划面积10万亩的大安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纳入省级农业园区培育县,入选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何市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正在全力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020年(预计数,下同),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12.9%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5年的1.24亿元增加到4.64亿元;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比例由2015年的10.3∶58.6∶31.1调整为2019年的10.6∶53.2∶36.2,服务业占比提高5.1个百分点,非农产业比重达到89.4%

(二)基础设施取得重大突破。成自泸高速自贡北建成通车,成自高铁大安段、川南城际铁路大安段加快建设,实施了燎鹅路等一批东北部新城骨干路网和大山铺铁路物流园区骨干道路、牛佛沱江二桥及连接线等城市骨干道路工程,实施城区主街大道黑化、亮化、美化工程,完成县乡道提升改造工程约120公里、新改建建制村通硬化路工程约300公里。楼房湾水库实现下闸蓄水,渠系配套工程加快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继续夯实,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三)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扛牢生态环保政治责任,继续实施蓝天、绿地、清水、宁静、利废“五大行动”,重拳整治环境突出问题,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不断提高,空气、水等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8.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8天,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4%,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资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国资国企、土地要素、财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全面完成,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逐步消除。主动推进开放发展,大山铺铁路物流园纳入全省首批自贸区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与内江市市中区、威远县签订同城化合作协议,成为内自同城化发展主战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到位区外资金780亿元,成功引进旧城改造破题之举——湖南步步高(自贡)大安老街商业综合体、绵阳树人自贡职业技术学院(筹)、东莞铭赛(自贡)铭赛精密设备智能生产基地等超1亿元的重大项目117个。

(五)群众生活质量全面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就业、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7%8.8%,“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8.4%9.1%。大力实施脱贫攻坚行动,2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1705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如期实现。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民主法制制度更加健全。

二、关于我区“十四五”及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思考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区仍处于国家、省市战略交汇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期,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和发展支撑力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坚定发展信心,沉着应对挑战,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努力开创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关于“十四五”及2035远景发展,我们的初步考虑是:

(一)总体思路:“十四五”及未来十五年,我区将坚定把推动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发展使命,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落地落实“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精准落实市委赋予的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内自同城发展先行区的发展定位,把打造内自同城发展先行区作为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南翼跨越再造产业自贡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做大城市、做强产业、做优区位、做活旅游、做好环境“五大行动”,着力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次级枢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西部一流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开明开放幸福美丽欣欣向荣新大安。

(二)发展目标:2025年,内自同城发展先行区框架基本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破局起势,西部陆海新通道次级枢纽功能有效发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影响力充分彰显,区域环境更加优化,要素聚集力、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开放引领力显著增强,高品质生活宜居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7.5%以上,人均GDP达到6.57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13亿元,年均增长9%,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0.6万元,年均增长8%,其他主要经济指标趋于平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农产业比重占比达到91.2%,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显著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区域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格局得到拓展,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创新能力实现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突破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改革创新制度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1.5%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5件,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结构逐步优化,人才效能逐步提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更加优化。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GDP增长水平,到202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170元,年均增长8.4%,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58890元、28600元,年均增长8%8.7%。就业更加充分,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极大提高,人均期望寿命提到77.6岁。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文化、体育、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效进一步巩固,后续帮扶措施有序推进。民主和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群众生活从全面小康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富裕。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森林覆盖率达到30.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6%,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国土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人口、资源、生态与经济发展更加统一,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乡融合发展初见成效。旧城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东北部新城承载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东部新城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五年新增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市品位大幅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新型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48%。乡村振兴发展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城乡形态基本形成,城乡居民平等享受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

社会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建成“法治大安”,社会治理特水平明显提高,社会诚信体系更加完善,基层治理“大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各类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2035年,内自同城发展先行区发展能级大幅提升,基本实现空间结构清晰、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基本建成高品质生活宜居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次级枢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西部一流发展环境,大安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经济势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0亿元,力争在2025年基础上实现翻番,人均GDP达到17万元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5亿元,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空间结构更加清晰优化,要素流动更加快速有序,产业分工更加协调合理,交通往来更加顺畅便捷,公共报务更加均衡高效,生态环境更加和谐宜居,全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新大安。大安特色更加突出,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发展定位基本实现,建成高品质生活宜居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次级枢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西部一流发展环境,全面展现开明开放幸福美丽欣欣向荣新大安。

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全面建成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体育强区、健康大安、平安大安、法治大安。

(三)发展定位

1.川南渝西高品质生活宜居新区。遵循公园城市理念,优化拓展城市空间布局,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青水秀的生态空间,将城市精神、文化精髓、历史符号融入城市景观设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内自新区、自贡东部新城、自贡东北部新城、大安旧城“一区三城”建设,高品质打造城市特色景观,塑造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景观、以绿道为脉络、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的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形态,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品质和城市能级,全力打造川南渝西高品质生活宜居新区。

2.全市承接成渝和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围绕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文旅融合、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坚持创新引领、高端切入、成链发展,积极承成渝两核、东部沿海地区接产业转移。以内自同城发展先行区为引领,加强与内江紧邻区县的合作,共同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顺应产业转移新趋势,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飞地经济”园区,构建“总部+基地”“研发+配套”等产业园区合作模式,全力打造全市承接成渝和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

3.西部陆海新通道次级枢纽。推进对外快速交通网建设,实现内自半小时通勤圈、川南半小时通达圈和成渝两核1小时联运网,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实施沱江航道综合整治,加快建设牛佛港,实现陆水联运通江达海。协同建设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加快大山铺铁路物流园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打造现代化物流基地,协同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贡协同改革先行区。依托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加快构建西部内陆对外开放门户节点,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新格局,全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次级枢纽。

4.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深度挖掘“盐龙灯食”文化内涵,加快建设和完善恐龙文化科技园、中华采灯大世界、“盐都之心”标志性文旅项目,打造青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文旅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引进一批行业头部企业、领军企业投资文旅产业、开发文创产业,积极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打造成渝地区特色消费目的地的核心区域。加强文旅区域合作,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创新客源互送、市场共建、利益共享的合作联动机制,积极融入“川南国际精品旅游环线”,协同建设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

5.西部一流发展环境。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加强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水体、大气、土壤联防联控联治,协同推进釜溪河流域生态文化廊道、沱江绿色经济带优化布局。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围绕乡村治理、城市治理、治理能力提升,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强化党委政府、企业契约意识,持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的良好环境,全力打造中国西部一流政务环境。

 

(傅开成: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辰龙:区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殷骏:区发改局局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