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3年第10期>>燊海星空
长滩河情愫
发布时间:2013-12-12 16:43:08       作者:裴建成       来源:编辑部

如果把纵横交错的长江流域比作一根参天大树的繁枝茂叶,那长滩河顶多是这大树分支的一根小丫丫。长滩河是釜溪河的支流,釜溪河又是沱江的支流,沱江才是长江的支流,因此,从辈分上说,长滩河只能算得上长江的曾孙。

这条河发源于四川资中金峰寺的浅丘之中,流经威远、内江一隅后在何市镇十字村进入自贡大安,然后蜿蜒南下,竖穿何市,像一只挂在何市镇版图的蚯蚓,最终经三多寨镇洞云村转沿滩区姚坝镇汇入釜溪河。总长40多公里,大安境内近20公里,因其河床狭窄,两岸滩多,故称长滩河。平日的长滩河鲜为人知,平缓静怡,深绿色的河水远远望去似乎没有流动,像一库毫无涟漪的池水,使人联想到两岸的何市镇农民——安静,平凡而低调。

但是,30年前长滩河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这个样子。记得那是1983年的97日,我跟随时任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李富安抗洪救灾,第一次来到长滩河。连续两天的暴雨使长滩河变得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黄色激流像狮身竖起的鬃毛,扩展开来的河床像一片汪洋,汹涌澎湃,疯狂咆哮,瞬间吞没了两岸的庄稼和农舍。记得富安同志是冒着危险,带领我们划着当地打谷子的“半桶”挨家挨户救人救物。后来,这位当过大安区区长和自贡市副市长的大哥,在修建自贡至内江高速公路(那时没有内宜高速)期间因车祸殉职,现在一说起长滩河我就要想起他,他比我长78岁;以后还有一个叫张建的小兄弟,曾任何市镇党委书记,为河两岸的交通基础也呕心沥血,可惜因癌症英年早逝,遂其愿,葬于长滩河边的青杠村。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那座横跨长滩河的石拱桥我也是不会忘记的,1997年在拓宽新建“大梨树至牛佛镇公路”时,时任公路建设总指挥的我,直接参与了长滩河大桥的改建,出于节省开支,只能因陋就简在原桥基上加宽、加固桥墩和桥面,不过,10多年过去了,至今桥基稳固,桥面安全无损,使我倍感欣慰。据说,早年长滩河只有一座沟底石头平桥,桥位低下,水枯时节尚可通行,每年洪水一涨,则石桥淹没,交通断绝。民国34年(1945年)起,自贡盐商曾慎先曾先后4次捐出黄谷共计700石,历经数年建成一座两头低,中间高的三洞石拱桥,相对原来的沟底石头平桥当然就显得巍峨雄壮,故名长滩河大桥,这座石拱桥也确实保障了当年“东大路”盐担子和牛马帮盐业运输的畅通,功不可没。修桥补路历来是国人崇尚的善举,据载,58年,65年,69年,70年,83年都有过改建,没想到长滩河路桥距今最近和最大的“97年改建”曾有幸在本人手中经过,聊以自慰矣。

如今长滩河桥头最引人瞩目的建筑当数自贡第34中了,前不久去了一趟,正在修建中的学校大门正对大牛路,侧瞰长滩河,矗立桥南面,无疑这将是长滩河有史以来最美丽的打扮;校长李孝全引领我参观食堂并自豪地告诉我,他管理的学校食堂算得上一流,不但干净卫生,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就餐中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站在学校教学楼,我看见蜿蜒曲折的长滩河从上游缓缓而来,好像在学校操场一侧的弯道放慢了脚步,驻足片刻,最终含情脉脉地流向了远方。

如果说这所中学和不远处的“何市一小”是何市人的母校,那么,长滩河就完全有资格称得上何市人的“母河”了,长滩河比起祖国的众多河川来说,算不上美丽和丰腴,但“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何市人的母亲就是这个朴素的样子。记得几年前应邀为一本《何市风情》作序,翻阅文稿时曾被这块土壤的“人杰地灵”感到震撼,现在觉得这些奔走四方,颇有建树的“何市儿女”应回到长滩河边,拘一捧水,喊一声“妈”。尽管长滩河有过脾气,但她毕竟常年累月滋润着这块黄土地,给予其灵气,使其生生不息,黝黑是因为她为何市儿女日晒雨淋,勤劳奔波的结果;瘦小是因为她为何市儿女喂养哺育,耗尽乳汁的奉献。

最有意思的是女婿的老家恰恰就在长滩河畔,如今长滩河已成为外孙儿的祖籍了,这大概就是缘分啊!我不禁想起了河北邯郸的滏阳河,那是我父亲的故乡也是我的祖籍,北方邯郸的滏阳河和南方自贡的长滩河就这样在我心中交汇在了一起。于是,我对长滩河似乎又有了一丝特别的情愫,促使我倾诉出这些对长滩河的绵绵情语。

前不久,现任何市镇党委书记李华平还对我描绘了一番长滩河的远景:沿河两岸一片片珍稀苗木基地鳞次栉比,琳琅满目,既有参天大树又有景秀苗圃;远处山坡打工农民新建的农舍散发出一些东南沿海的人文气息并与国家新建的一排排川南农民新居交相辉映;清澈的长滩河面波光粼粼,点点渔船从碧波上轻轻划过,沿河两岸将逐渐成为何市镇新的生态旅游风景区;连接牛佛古镇的长滩河大桥承载的已不是当年的井盐和黄谷,而是何市工业开发区的原料或成品……

古老的长滩河啊,您是否正梳妆打扮,准备着迎来新的青春?

 

(作者为大安区人大顾问、原主任)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