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6月25日 星期三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5年第4期>>统计公报
大安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5-05-08 20:48:44       作者:区统计局       来源:区统计局

大安区统计局

2025428日)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大安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按照市委“四个战略”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城三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全区下辖9个镇、6个街道,121个村(社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户、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2户、房地产开发企业9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101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8户。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17.0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73.91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17.55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6%38.4%57.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434.054.6调整为11.834.054.2

全年民营经济(不包括港澳台和外商经济)增加值132.70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占GDP的比重为6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0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53.11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56.79亿元,增长7.3%。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840.142.1调整为17.240.042.8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4万亩,比上年增长0.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0.7万亩,增长5.3%;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4.1万亩,增长1.8%

全年粮食产量11.6万吨,比上年增长1.8%;油料产量3.3万吨,增长8.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4.5万吨,增长4.3%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2万吨,比上年下降0.3%。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4万吨,下降3.0%;猪出栏15.1万头,下降8.8%;牛出栏0.7万头,下降12.7%;羊出栏6.5万只,下降16.4%;家禽出栏1210.3万只,下降2.8%

2024全年水产养殖面积901公顷,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1.1万吨,比上年增长4.7%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含封山育林)0.2万亩,营林0.3万亩。2024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6.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8%

全区共有水库41座,小(二)型35座,小(一)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座。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4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8%;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5%,提升1.8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73.6亿元,增长1.3%;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8亿元,下降45.0%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行业看:食品制造业增长19.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3%,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31.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7%,化学纤维制造业下降1.4%,医药制造业增长56.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0.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9%,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4.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0%

1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熟肉制品

万吨

0.4

-9.3

兽用药品

万吨

0.6

-2.5

化学纤维

万吨

13.9

-1.3

  合成纤维

万吨

13.9

-1.3

       涤纶纤维

万吨

13.9

-1.3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21.6

-46.3

亿块

0.7

-1.8

钢化玻璃

万平方米

1.9

-92.3

玻璃纤维纱

万吨

0.7

12.7

金属包装容器

4498

-11.8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19141

9.2

阀门

万吨

0.7

12.6

变压器

万千伏安

2.5

52.9

高压开关板

396

61.6

电力电缆

万千米

1.0

-39.1

充电桩

2088

233.5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8.72亿元,增长6.6%。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0.28亿元,下降80.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7.69万平方米,增长0.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7.04万平方米,下降19.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4.09万平方米,下降2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65.9%,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8.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7.1%。商品房屋施工面积63.33万平方米,增长4.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3.94万平方米,增长16.8%,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3.54万平方米,下降25.5%。商品房销售面积24.69万平方米,增长6.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0.37万平方米,增长27.3%

2:分结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

比上年增长(%

    1)工业投资

165.9

    2)工业技改投资

108.3

    3)民间投资

211.4

4)房地产开发投资

-27.1

5)商品房销售面积

6.3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96亿元,比上年增长6.1%。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25亿元,增长6.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71亿元,增长6.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70.74亿元,增长5.4%;餐饮收入12.22亿元,增长9.0%

32024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情况表

批发和零售商品分类

比上年增长(%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37.3

服装、鞋帽、针织纺织品类

181.6

化妆品类

106.3

日用品类

27.1

体育、娱乐用品类

191.9

中西药品类

-6.3

家具类

73.3

六、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117.55亿元,比上年增长8.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0.98亿元,增长7.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96亿元,增长8.4%;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52亿元,增长8.0%;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9.18亿元,下降0.4%;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3.80亿元,增长10.2%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2.1%

七、交通和邮电

年末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150.31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584公里,一级公路6.102公里,二级公路29.64公里,三级公路64.209公里,四级公路1007.436公里,等级外公路9.353公里。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96亿元,增长6.2%

八、财政和金融

2024全年财政总收入1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0亿元,同比增长15.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全年税收收入2.42亿元,比上年下降11.83%。其中增值税0.83亿元,同比上升24.09%

九、教育和科技

年末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园)71所,在校生5.9万人,教职工0.4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0.37万人。其中,幼儿园42所,在园幼儿0.43万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9.00%;小学9所(另有教学点6个),在校小学生1.1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初中(含九年制学校)10所,在校初中生0.69万人,义务教育巩固率100%;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0.4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65%;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0.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12人;工读学校1所,在册学生7人;高等院校3所,在校学生2.9万人。

全年实施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6项,其中省重点科技项目4项。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20户。全区新增注册商标592件,新增专利授权149件,全区拥有有效注册商标3666件、有效发明专利182件,全区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全区有博物馆2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镇、街)15个,文物保护单位31处。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04191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全区有卫生健康机构245个。其中,医院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3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村卫生室141个,卫生院、诊所、门诊部88个。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

全区卫生机构共有床位3439张。其中,医院床位2346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30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363张。全区共有卫生人员354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40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037人,注册护士1317人,全科医师123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8人,药剂人员149人,检验人员134人。

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为2.25百万人次。2024年全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2246.22/10万,婴儿死亡率为2.64‰,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93‰。

年末全区有全民健身路径214条。全年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超过157场次。全年获得省级以上奖牌95枚,其中金牌36枚。

十一、环境

全年优良天数达304天,优良天数率83.1%,同比改善7.2%PM2.5浓度均值36.6微克/立方米,下降3.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8.7%

十二、人口

202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9.3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4.06万人,城镇人口15.26万人;0-175.3万人,18-347.5万人,35-5915.44万人,60岁及以上11.1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94人,出生率为4.28‰;死亡人口3122人,死亡率为7.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5‰。年末常住人口27.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7万人,乡村人口12.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27%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76元,比上年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214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95元,比上年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622元,比上年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4元,比上年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281元,比上年增长7.2%

我区年末城镇新增就业358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62万人,比上年上升5.88%

年末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职职工参保人数4.01万人,比上年减少1.4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51万人,比上年减少13.57%。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3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5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61万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大安统计年鉴-2025》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及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公报中渔业、林业、农业机械化、对外贸易、交通运输、邮政、财政、税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户籍人口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4]规模以上工业相关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5]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