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王峰
大安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助理 杨溢
大安区财政局预算股副股长 陈欢
大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片区位于自贡市大山铺与团结镇交界处,毗邻东北部新城及东部新区,距市区10分钟车程,涵盖6个行政村,总面积26.39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91万,耕地1.6万亩。先行片区环绕自贡市城郊最大的湖泊——青龙湖省级水利风景区,水域面积近2500亩,拥有11座山体及16个自然半岛,生态环境优越。青龙湖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先行片区核心区域,现有硬化路、产业路125公里、高标准农田1.2万亩、团结渠等重要农业灌溉渠系35公里,拥有“团结镇萝卜”和“团结镇生姜”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片区建成21公里环湖骑行道、樟林隐宿等设施,借势“盐龙灯红”城市名片及周边恐龙博物馆、中华彩灯大世界等千万级客流资源,连续举办4届自贡半程马拉松和2届油菜花季活动,2024年接待游客超23万人次。
一、知势而行,精耕细作厚根基
一是市区联动、专班运行抓推进。构建“市区齐抓共管、四级协调联动”一体推进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总牵头、实行周调度,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12个部门统筹资源优势,在农业产业、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支撑先行片区建设;组建大安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片区暨青龙湖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工作专班,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执行组长,9名县级干部任副组长,从农业、文旅、规划等领域选派14名精干力量下沉先行片区建设一线工作,实现政策、项目、资金高效对接,确保工作精准落地。
二是整体谋划、高效研究抓推进。编制《大安·青龙湖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概念规划暨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片区建设项目策划》,构建“一核一环三区五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即以伍家村为先行片区发展核心;依托青龙湖半马环线建设;分类推进“运动休闲区”“农旅体验区”“生态度假区”三大功能片区发展,探索“青龙湖生态环境新高地”“农耕场景沉浸体验地”“乡村赛事旅游目的地”“特色旅居地”“儿童研学放养地”“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加力加劲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农村改革破局增效、乡村治理善治精治。
三是用好政策、整合资源抓推进。建立“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多元投入和跨部门资金整合机制,统筹中省市补助、区级衔接、债券资金、融资贷款等各类资金4.9亿元,重点投向先行片区建设领域。研究支持先行片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若干政策,在农业产业、体育赛事和旅游研学等方面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专项补贴。在先行片区适时提前开展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确保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年龄梯次更加合理。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政策体系,年底前引育西部志愿者、村官、乡村农文旅带头人等各类人才80名以上。
二、乘势而上,抢抓机遇抓发展
(一)一片沃土兴产业,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片
一是激发“农耕经济”活力。建设4900亩油菜、油葵、高粱粮油示范片,在恐龙村建设羊肚菌-西甜瓜大棚轮作现代智慧设施农业基地,在伍家村完善智慧农业、农机、仓储、粮油初加工“四中心”配套设施,在狮塘村建设团结萝卜销售转运场,力争年内创成青龙湖粮油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二是锻造“研学经济”引擎。构建“农耕体验、文化传承、自然科普”研学场景,建设4500平方米未来农场,丰富观光和采摘体验;计划打造古法榨油非遗技艺新场景,在农事劳动中传播非遗文化;建设生态栈道观鸟平台,开展湿地观鸟、植物识别、星空观测等自然科普研学。三是打造“赛会经济”品牌。打造“陆湖联动、赛事缤纷”精品赛事集群,持续举办自贡半程马拉松赛事,力争举办省级(路亚)舟钓暨“钓遍四川”自贡站比赛,丰富皮划艇、桨板等水上活动,组织开展自行车骑游、冬季健步走等系列湖边运动。四是构建“旅居经济”体系。实施伍家村办公室周边闲置农房改造,建设30000平方米恐龙村青龙湖房车营地,满足现代旅居需求。完成马拉松补给点建设和伍家村特色水塔改造,丰富游客旅居体验。与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建立校地合作机制,举办红高粱毕业作品展、花田艺术节等各类特色活动,推动“旅游+艺术”融合。
(二)一湾清水润家园,绘制宜居乡村建设先行图
一是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实施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实施青龙湖环湖半程马拉松赛道硬化黑化提升,加速推进工农水库、马儿石水库、骑龙水库3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治,完成团结渠胜利支渠、新民支渠2公里渠系改造及配套节水设施建设。分步开展太阳能路灯和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增设AI摄像头、AI广播等智能硬件和传感设备,推进绿色出行和智能化建设。二是提档升级人居环境。实施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推进青龙湖沿线402户农房户属设施和院落公共区域改造,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农居和美丽庭院。开展水环境治理,加快实施青龙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李白河大山铺段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修复生态缓冲带7000平方米、生态护岸1000米。三是均衡发展公共服务。推动优质医疗、教育、民生资源下沉,推动家庭医生进村组、实施伍家村“健康小院”建设,配备完善村卫生室AED等急救设备;实施先行片区乡村学校提升改造和老年助餐服务点建设等民生工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打造伍家村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联系点,惠及先行片区群众2000余人次。
(三)一篇改革激活力,铸就强农富民引领新标杆
一是盘活用好各类资源。编制大山铺镇伍家村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及团结镇申家村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规划预留各类用地2652亩,实现土地精准配置与高效利用。学习借鉴内江市宅基地“拆旧留权”模式,挖掘更多的发展空间。二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伍家村为改革试点,由区属国企撬动引领,村集体探索“三资入股+专业运营+全民共享”发展模式。建立闲置宅基地统一托管模式,招引社会资本闲置农房改造为特色民宿、非遗工坊等增加集体收入。探索“飞地模式”,鼓励引导资源匮乏村与富集村实现跨区域合作共赢。三是拓宽联农带农机制。强化技能培训,落实专项资金分批次组织开展500人以上的家政服务、农艺工、餐饮服务等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培训。积极推动以工代赈,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拓展电商直播等,吸纳农户就近就地就业。力争先行片区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增长20%以上。
(四)一方善治聚民心,打好乡村共管共治组合拳
一是推进文化铸魂润村。实施文化阵地提升工程,新改建先行片区村史馆6个。挖掘青龙湖镇水祈福历史传说,梳理知青下乡、名人家训等文化。开展送戏下村、“四季春晚”等文化活动,抢抓“申家草编”入选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第五批)机遇,保留传统草编技艺,创新开发一批网红草帽、工艺装饰品等新产品。二是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深化“三级数字乡村平台”建设,构建集村情上报、积分治理、工作上报系统及云网智能广播于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一网统管”。推进“川善治”运用,力促6个先行片区建设村长期保持五星村庄水平。三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整合政务服务与社会服务功能,在伍家村打造集智慧警务、司法护航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特色综治中心。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院落”等示范创建活动,建立动态管理长效制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实现群众诉求响应率100%,矛盾纠纷化解率98%以上。
三、蓄势而发,外引内聚强保障
一是精准招商聚势能,强链补链拓增量。聚焦现代农业、休闲采摘等特色产业企业靶向发力,在招特引强、招新引优、举办客商见面会、招商推介会等12次。2025年3月,成功签约“盐帮宴”“萝卜快跑”等特色项目,打造特色餐饮品牌和环湖智慧交通试点。与四川中农亿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舟钓博奕有限体育文化传播公司达成合作意向,预计投资1.06亿元,丰富支持农文旅融合业态。
二是多维宣推赋动能,品牌破圈增流量。策划“早安青龙湖”系列海报,发布“五一打卡指南”主题推文和“24小时玩转青龙湖”等系列短视频,“青龙湖春日赏花”“湖景生态打卡地”等核心IP话题累计阅读量突破70万,连续两周登上同城热搜榜前三,全方位提升青龙湖品牌影响力。邀请中国西部(南充)电商直播、抖音火山引擎智慧营销平台入驻,加强与本土旅游主播沟通合作,为先行片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合作落地促转化,深融发展提质效。开展先行片区移民征地、土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摸排等调研17次,完成农文旅特色综治中心、中药材种植选址、高质量基层社等实地勘测。联合四川省旅游学院及四川省旅游协会开展青龙湖文旅资源摸排,引入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四川广电网络大安公司在先行片区开展中医技术指导和智慧音柱系统布局,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下一步,大安区将按照“以农文旅为撬动”“一核带动、一片引领”思路,打破地域、资源限制,构建“农业生产-精深加工-文旅体验-品牌运营”全价值链,全面提升先行片区吸引力和影响力,为加快建设全省一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片区贡献“大安力量”。
(责任编辑:杨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