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3年第9期>>调查与研究
破解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题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3-12-11 16:35:03       作者:汤有芳       来源:区人社局

去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大学生就业难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在今年来的各种官方、非官方报告中,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全社会认可的一个共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局,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供求矛盾依然突出。今年的应届大学生比去年增加了19万人,而需求的增长速度却不大,就业的缺口还比较大,矛盾突出。

2.大学生就业观念依然落后。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老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由于大学毕业生对找工作的自我期望过高,就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普遍现象。

3.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问题。随着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工作中的适应能力、心理能力、实践能力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与此对应的是,现在的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却在下降,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时适应不了,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二)大学生创业工作面临的问题

1.创业意识缺乏。很多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对自己的就业缺乏职业规划,虽然今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从总体上看,缺乏自主创业意识的大学生仍占大部分。

2.缺乏启动资金。除了家庭资助,绝大部分创业大学生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目前,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积攒下来部分资金,但创业初期的花销,经常会远远超支。

3.缺乏经营经验。大学生有激情、有抱负,但在实战中往往是“眼高手低”,对具体的经营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很可能会因“纸上谈兵”而败北。

4.心理承受能力弱。大学生创业者们普遍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面对创业失败的风险没有风险意识,承受不住风险和失败。

5.公共创业服务滞后。对大学生的创业服务力度不够,从建立财务制度、人事制度等内部管理到与工商、税务等外部门沟通协调,对于一位刚刚跨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实属不易。

二、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一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各类宣传,潜移默化的改变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大学生立足基层、扎根基层的就业观;二是大力宣传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三是加强对典型人物及其事迹的宣传,发挥典型的作用,激励大学生在创业中就业,在就业中创业。

(二)科学设置专业。围绕现代产业需求科学设置各类专业,建立人才供求对接机制,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技能型人才。

(三)转变教育思路。加强大学生本身的素质教育,在日常教学的同时,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从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就业创业的经验。

(四)推进平台建设。一是整合各项就业服务信息资源,建立就业信息咨询平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是用好就业服务平台,积极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三是依托创业服务平台,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库、举办创业项目展示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类创业指导服务;四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初次创业提供载体。

(五)开展各类培训。一是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适应的能力;二是搞创业培训,指导大学生制定自己的创业计划,并对创业者做好后续跟踪服务。

(六)加大资金扶持。资金问题一直是限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之一,要加大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和小额担保贷款的扶持力度,弥补其创业资金的不足。

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