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5年第12期>>学习与思考
新加坡见闻
发布时间:2016-01-05 11:16:39       作者:黄麟       来源:区政府

根据省委组织部安排,我于2015年9月13日至26日赴新加坡参加了“城镇规划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亲耳聆听了专家大师的精彩讲解,亲眼目睹了新加坡城市建设的风采,亲身感受了新加坡社会的发展现状,时间虽短,受益匪浅,许多观念、思路、智慧和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相望,是亚、澳、欧、非四洲的海上交通枢纽。新加坡由主岛和63个岛屿组成,总面积714.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200公里,主岛东西长约42公里,南北宽约23公里,常住人口550万,城市化水平100%。新加坡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潮湿多雨,年温差和日温差小,年平均温度在24℃—34℃、日照时间约12个小时。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移民社会,其中华人占74.2%、马来人占13.3%、印度人占9.1%、其他民族占3.4%,汇集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兴都教、犹太教以及拜火教等宗教,官方语言包括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

——五十年成就一个现代化国家。新加坡将忧患意识作为立国、强国之魂,克服地小人多、无腹地、无天然资源、自身市场极为有限等不利因素,经过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从1965年独立时的贫穷落后、百废待兴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从第三世界跃升到第一世界,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成为高度现代化的“富国”。2014年新加坡经济总量达3080.5亿美元,人均GDP 5.63万美元(是我国的10倍),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经济繁荣的背后,新加坡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几乎每10年就被倒逼进行一次经济转型,从独立初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过渡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而发展到生物制药、环保技术、现代金融等知识密集型经济,走上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经济发展道路。

——规划精细、紧凑、明智化。为在狭小的国土面积上做好规划,新加坡精打细算、精雕细作,把规划作为发展城市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其城市规划经验弥足珍贵。新加坡对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娱乐及其他公用地区布局合理,对容积率和建筑高度、密度、绿化严格控制,是一个人口密度很高但感觉不密、土地很少但感觉不小、绿地不多但感觉绿化很多的美丽城市。新加坡历次规划都由国际名师主笔,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概念规划和总体规划,概念规划侧重于解决宏观层次的问题,确定全局性的功能分区,每10年调整1次;总体规划侧重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监控土地利用和土地使用管理,每5年调整1次。新加坡注重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城市未来,统筹考虑均衡、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中采取“白地”规划(即暂不用的地,规划图中颜色为白色),以备相邻城市片区长远发展或新增功能之需,道路交通方面预留了轻轨交通发展用地和线路空间,主要干道交叉口预留了建设立交的余地,地下管线铺设上也考虑了长期发展的需要,使规划满足长期发展要求。新加坡城市规划注重“共同做抉择”,所有规划都面向公众,在规划中集思广益,在规划形成后又便于大家监督和执行,避免了规划的随意性和开发建设上的不透明。新加坡规划注重城市建设的品质,以人文学者的心、科学家的脑筋、艺术家的眼睛,把老建筑当做“紫禁城”来保护,把新建筑当作“艺术品”来打造,追求精品、力求卓越。

——打造花园城市升级版。围绕“保护、宜人、高效、和谐”为核心的城市建设目标,新加坡把生态作为最低碳、最高效的发展方式,通过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发展升级“花园城市”,将目前矩阵式公园绿地系统、绿化系统和扩大的水域空间相互连接,形成网络化、一体化回归自然的生态空间,逐渐实现由“花园城市”向“花园中的城市”转变,打造了令人向往的海上绿洲。新加坡街道整洁、绿化葱郁、花木锦绣、满城皆绿,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无处不在的城市之中,使人感到清新悦目、心旷神怡。新加坡要求每个新镇应有一个10公顷的公园,居住区500米范围内应有一个1.5公顷的公园,每千人应有0.8公顷的绿地指标,同时将公园串连起来形成公园连道、沿海岸建设环岛绿道,将道路、排水渠两侧绿化形成生态廊道,构成一个巨大的“绿肺”,增加了城市氧排放。新加坡注重城市建设中的绿色、颜色和香味,绿化以树高、冠大的乔木为主,乔、灌、草自然搭配,在建筑楼顶实行空中绿化,在墙体、桥梁垂直挂绿,在树干上栽植蕨类植物,见缝插绿美化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建筑。新加坡注重高效率的绿化管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标出每一棵树所在位置,利用电脑记录和储存树种、树龄、生长状况,育树师每年对成年树木做一次检查。

——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新加坡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964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成立建屋发展局,政府向中低收入家庭统一供应组屋,实行严格的限房价、限户型政策,保证大多数居民工作5—6年的收入能买得起组屋,在短短数十年内成功地解决了住房短缺问题,成为国际上解决当代住房问题的成功范例。新加坡组屋设计科学合理,既美观大方、配套完善,又户型多样(分为一房式、二房式、三房式、四房式、五房式、六房式和双层公寓式等不同类型),使每个公民都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健康舒适的组屋,目前87%的公民都居住在组屋中,基本上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目标。新加坡十分注重人性化设计,组屋、公园到公交站点均建有遮阳挡雨的“有盖走廊”;组屋空出底层用作公共活动或服务场所,供居民办理红白喜事、招待宾客、停放自行车等使用;专门放置焚烧冥纸的焚烧炉或铁桶,供居民祭拜先祖和鬼神;每栋楼统一设有垃圾压缩转运点,各楼层均设置有垃圾倾倒口,最大化满足人的需要。新加坡还十分重视旧组屋的改造和开发利用,建屋发展局每年会拿出资金用于一部分公共组屋的翻修、改造和重建,1989年之后展开的大型翻新工程为老旧组屋区注入了新活力,大幅度缩小了旧组屋在功能、配套、外观等方面的差异。

——一个基本不堵车的城市。虽然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达7700多人/平方公里,与香港相当),但长期致力于打造一体化交通枢纽,实行智能化交通管理,建成了一个“基本不堵车”的城市。新加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快捷成熟的轨道交通网络、高可达性与覆盖度的巴士系统、方便舒适的出租车、经济实惠的公交票务,构成了高效率公共交通系统,街道上基本看不到交通警察,也看不到拥挤的人流和堵塞的车流,车辆都按道行驶,交通较为顺畅。新加坡路网骨架呈蜂窝状(环形放射)结构,由“地铁、轻轨、城市快速路、市政道路”4级路网体系构成,主要居民区设有集干线、转运巴士与地铁服务为一体的转乘站,实现“零换乘”,使85%公交使用者“门到门”出行时间小于1小时,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促进公共交通的使用。新加坡交通枢纽与购物、餐饮、娱乐、医疗、图书馆、邮电、行政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并建设成综合体,把所有活动涵盖在“一个屋檐下”,使80%家庭步行10分钟就能到公交站点,降低出行需要,提高人流集散效率。在新加坡,巴士专用道实行信号优先、转弯优先,公交出行分担率高达64%(美国仅为20%-30%),预计2030年公共交通承担早晚高峰期总运量将达到75%。新加坡规定每年全国车辆增速限制在0.5%-1.5%以内,同时提高购车成本,采取购买和竞拍拥车证的方式控制私家车数量(一个拥车证的有效期仅10年,目前只有45%的家庭有私家车),通过在拥堵的市区主干道和繁忙道路上安装电子收费系统调节高峰时段车流量,“不靠修路靠管理”解决交通拥堵。

——多渠道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为改善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世界倒数第二的现状,新加坡把“治水”作为国家战略任务,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由单一的邻国购水发展到雨水收集、邻国购水、新生水和海水淡化“4 个水龙头”,创造了一个水资源利用的奇迹。新加坡对原来简易的雨水收集系统进行“水优城市”改造,通过精心设计的绿色建筑、生态沟渠、地下雨水存储、湿地和植物净化空间的使用等,增加雨水收集面,通过自然系统净化处理,使全国约80%的降雨量转化为饮用水。新加坡将全国生活及工业废水通过与雨水完全隔离的系统收集到废水处理厂,采用逆渗透薄膜和超声波科技,经过净化处理达到国际标准的“用后水”作为纯净新生水水源。新泉海水淡化厂是新加坡第一座海水淡化厂,总投资约 10 亿人民币,日产淡化水 13.6 万吨,是目前世界上淡化水售价最低的水厂。新加坡推出“活跃、优美、清洁”全民共享水源的长期计划,使集水区变得更漂亮,使水道、蓄水池变成了美丽清洁的溪流、河流和湖泊,让人们在亲近水同时,增强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实行严刑峻法的国家。新加坡将法律作为立国、治国、强国的重要支柱,在移植英国现代法治过程中,进一步推崇严刑峻法、重刑重罚,成为全世界法治最完善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法律法规健全,大到政府行政、经济管理、公民权利,小到旅店经营、车辆停放、公共卫生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新加坡“高度法治”的标志在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本国公民一旦犯罪,毫无私情可徇,不管是职位显赫的高官,还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一样受到惩罚;外国公民或法人在新加坡犯法,同样严惩不贷。新加坡法律非常严厉,不仅保留了死刑,还沿用了古老的鞭刑,除对犯罪行为施以严厉的刑罚制裁外,对公民的日常行为也管罚并举,如公共场所吸烟者罚1000新币、乱丢垃圾罚500新币(1新币兑换4.46元左右人民币)。

——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为解决没有深厚历史积淀、没有灿烂文明成果的“先天缺陷”,夯实文化根基与价值归属,开展了一场前后持续近10年的“儒家运动”,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每一个公民的价值观和具体行动准则。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提出各种族都能接受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把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核不留痕迹地融入共同价值的框架中,消解了多元化民众在价值观、文化信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错位和迷失,成功构筑起国民的价值认同与文化归属,大大增强了社会黏合性与国家凝聚力。新加坡推崇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要求公务员以东方道德陶冶品格,以西方教育培养专长,做到清正廉明、洁身守法、不枉不贪;大力维护有别有序、有亲有爱的家庭,开展各种尊老活动,对“三代同堂”实行租房、缴税优惠,鼓励子女与老人就近而居;坚持类似家长式的集权政治,使执政党、国家、政府融为一体,把社会精英吸收进执政党内,形成治国的核心力量。新加坡重视儒家文化中的重教尚贤,大力实施“人才立国、人才兴国”战略,加大建立了一流的基础设施、开放的学术环境、科学的管理制度,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成就。

——基层领袖不拿报酬治理社区。新加坡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社区服务内容丰富,民意反映渠道畅通,发挥着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凝聚力、巩固执政党基础的重要作用。新加坡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体系,是典型的政府主导与社区高度自治相结合模式,形成了由政府倡导并推动,基层组织为主导,基层领袖为骨干,义工为基础,民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工作格局,构成了高效的社区工作机制。政府主要制定政策并实施监督管理,所有私人企业和个人能够开展的服务项目、有关活动全部交给私人,社区组织的总机构是人民协会,人民协会下设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俱乐部、居民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形成了科学、合理、灵活的社区建设模式。新加坡注重“精英治社区”,许多基层领袖是都是有技能、有威望的专业人士或各领域有威望的领袖人物,他们利用自身社会影响力,积极投身社区管理,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类互助、康乐公益等活动。新加坡通过引导民众培养“社区即家,家为社区,爱家,爱社区”的意识,社区居民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很强,义工数量占到总人口的15%,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都是不拿报酬的义工,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组织的工作者承担的工作也完全是兼职的、义务的。

 

(作者:中共大安区委副书记、区长)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