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9年第2期>>建设美丽大安
做好新形势下我区农村环保工作
发布时间:2019-03-07 09:55:17       作者:王学坤       来源:大安生态环境局

大安区是自贡市典型城乡结合区,近郊街道乡镇布局有部分工业企业,工业污染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大,而远郊乡镇受工业污染程度不大,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较好。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产能力提高、城镇规模扩张、人口增加等,农村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环保工作,助力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 大安区农村环境现状及污染源

近年来,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规模的逐渐扩大,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影响,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产生活带来环境污染

1.人畜粪便露天堆放污染。大部分农村家庭人畜粪便露天存放,造成农村环境质量、空气质量脏乱差。人畜粪便未经沼化处理直接作有机肥施用,有相当部分经地表径流扩散进入水体,污染环境。

2.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前,全区大部分乡镇对集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很原始,基本上都是拉到郊外的简易垃圾场堆放,形成了非正规的垃圾填埋场,全区有8个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这些垃圾填埋场都没有防渗、防跨塌措施,其渗滤液进入农田、地表水体、渗漏入地下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有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富集进入果蔬、畜禽,其滋生的蚊蝇、逸散的异味也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也是垃圾场投诉不断的信访诱因。加之,农村生活垃圾虽然建立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管理制度,但落实得不理想,普遍存在垃圾清运和转运不及时的情况,农村垃圾爆池现象随处可见。此外,农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在村镇河边、水源附近也较突出,严重污染了农村居住环境和威胁饮用水源安全。

3.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由于我区农村村庄分布比较分散,造成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困难,大部分居民集中居住村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其生活污水直接流入农田,或者直排入河渠造成环境污染。

4.农村场镇生活污染。由于我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场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场镇截污管网建设不完善,未实行雨污分流,即使场镇设置有污水处理厂,但其收集处置率极低,造成场镇生活污水对农村的污染。

(二)种养殖业带来的污染

1.农业种植业污染。大安区种植面积约21万亩,由于种植的粗放,造成种植污染日益突出。种植业污染源包括农用化肥、农药、农膜和秸秆等不合理利用处置造成的污染。这类污染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隐蔽性的特点,在治理和控制上有一定的难度,也容易被忽视,这也是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根本性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农用化学品污染,为片面的追求产量,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激素等化学品泛滥使用,造成农用化学品污染;二是农用废弃物污染,在农村农用塑料薄膜、治虫后农药瓶、化肥袋弃于河湖沟渠、道路两侧,影响城乡生态环境,对大气、水体造成污染;三是农村进行全面禁烧后,农作物秸秆就地沃土腐烂,造成农田水体变黑,其水随着雨季流入河流沟渠,造成污染。

2.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日趋严重。我区属于畜牧养殖大区,其畜禽养殖业遍布各乡镇、村组。由于污染源点多面广,治理难度较大。

2017年以来,我区由于畜禽养殖引起的信访投诉达88件,由于不合理布局引起的信访投诉和面源污染处处存在。

1)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污染。近几年来农村畜禽养殖业发展极为迅速,500头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已在我区有134,其中1000头以上的有4家。部分养殖场污染处理设施不完善、运行管理较差,甚至存在畜禽粪便随意排放的现象。

2)畜禽养殖散养污染。除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外,我区大部分属于散养的畜禽养殖,随着“立华牧业推动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其农户散养畜禽总量也具有相当规模。仅大安区养殖专业户290户,其所产生的粪便处置不规范,对农村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地危害,造成的面源污染严重。

3)水产养殖污染。随着水产养殖不合理的布局以及迅猛发展,在养殖过程中大量地投放肥料和药物等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其洪期溢流入河造成河流水体污染、水质下降。

(三)工业向农村转移带来的污染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增加,在一些工业项目选址和项目引进上,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在一些农村存在新上部分规模较小、设备陈旧简陋、工艺技术落后的工业企业,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愈加严重。

二、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一)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一是政府宣传环保知识不到位,农村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差,如农村肆意燃烧秸秆、垃圾造成的大气污染,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造成农村环境质量差。二是测土配方种植落实不到位,农业粗放的种植方式造成面源污染较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锐减,原来的精耕细作演变为粗暴的使用化肥、除草剂等简便方式,造成土壤板结以及随水土流失造成新的污染。三是现代农村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造成粪污综合利用率不高。农村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造成粪污总量大,而周边可消纳的土地面积不够,造成部分较大的“污染源”。四是肥水养殖造成的水体污染。

(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受地方财力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区农村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场镇未实现合理规划布局,场镇生活废水污染严重。截止目前仍存在非建制镇缺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现象;同时由于污水管网建设的滞后,已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收集率不高,不能实现稳定达标率,处理效果成效不明显。

(三)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不健全。环境管理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作,需要各乡镇、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施策。目前,环境保护统一实施监督管理正在逐步形成,但合力还不够。我区乡镇虽增设了环境保护办公室牌子,但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员、物力均无法得到保障,缺乏对农村环境工作的具体指导和有效监督。

三、农村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境意识。在新形势下,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加强对农民环境知识的普及教育,唤起他们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环保中。

(二)建立有效的农村环保管理机制。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城乡统筹范畴。对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加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使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向广大农村延伸。

(三)健全农村环保机构。健全乡镇环保机构、环保工作人员,落实环境管理四级网格化监管,强化信息公开,定期公布环境信息,使村民拥有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加强现有企业监管,严格新上项目审批;改革乡镇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将农村环保工作列为重要考核内容。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获取中央、省上财政支持,地方级财政也要加大农村环保资金保障力度,把农村环保作为公共财政支持和保障的重点。健全农村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加大城镇规划,把城镇雨污分流建设作为解决城镇污染的重要抓手;完善场镇管网,提高已建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率;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厂达标率;加大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非建制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

(五)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着力改变靠大量施用化肥、喷撒农药来提高农产品产量的粗放生产方式;推行测土配方技术,推广低毒高效农药,扩大农家肥、有机肥施用面积,使区域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落实我区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划定,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加大粪污治理力度,实现养殖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鼓励垃圾、秸秆等废物资源化利用,推广太阳能、沼气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能源;落实水产养殖滩涂养殖规划,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体系。

(六)强化监督和管理,建立农业污染监测体系。各乡镇、农业、环保、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农村环保监督和管理。确保农村环境不受污染。强化水质、土壤、农产品及基本农田环境污染监测,切实了解环境质量,有针对性的进行土壤修复。

(七)加强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加快生态示范区(乡镇、村)建设,制订农村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纳入全民环保行动中,想方设法引导广大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总之,在新时代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把农村环境问题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及早规划、及早防范、及早治理;把农村环保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不断创新农村环保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作者:大安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