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1年第11期>>专页·赓续红色血脉
一片丹心向阳开
——大安区赓续“江姐故里”红色基因为红色文化立根铸魂
发布时间:2021-12-09 12:40:50       作者:缪静       来源:自贡网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曲《红梅赞》,传遍大江南北。大型民族歌剧《江姐》所塑造的光辉形象,就像红岩上傲立雪中的红梅花一样,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永放光彩。

多年来,自贡以江姐英雄事迹为主线,创作出众多的文学作品及舞台文艺作品,给后辈以遐思,鼓来者之力量。今年1114日是江姐就义72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从这些作品中重温那段关于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感受那闪耀在革命先辈心中如太阳般炽热的理想信念。

 

一部部文学作品 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

 

在自贡大安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拥有江竹筠和邓萍两名“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江竹筠即大家熟知的江姐,她于19208月出生在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现江姐村),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以江姐为代表的许多革命烈士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一本小说《红岩》,将这个残酷又伟大的故事记录下来,广为传颂,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

今年619日,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发行的新书《江姐:傲雪红梅》首发式在江姐故里自贡举行。全国研究江姐革命精神的专家学者“会”聚自贡,追思、学习江竹筠烈士为党和人民事业舍生忘死、奉献青春和生命的崇高风范,并以此研讨会为契机展示丰富、多元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四川特色党史资源的挖掘和传承出谋划策,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凝聚奋进力量。

“该书真实还原了江竹筠烈士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轨迹,以及在其身上所展现的坚定信仰、优秀品质、崇高精神,较好地做到了故事性、通俗性、生动性与政治性、思想性、启示性的相互统一。”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陈兴芜介绍,书中既有江竹筠同志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责任感,又有对孩子、丈夫等亲人炽热的爱。以江姐精神品格为代表的红岩精神犹如傲雪红梅,根植在人民心中,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巨大的精神丰碑,是一本生动的学习研讨教材。这部纪实文学作品由自贡市委党校、大安区委及区委党校策划,著名红岩革命文化研究专家、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厉华和自贡市委党校副教授陈莎共同创作完成。

“革命理想高于天,江竹筠烈士舍弃自己的亲情、爱情,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宁死不屈,忠于自己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气节风骨在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该书作者之一的厉华表示,希望带动更多的青年人去研究红岩历史。

致敬红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近年来,我市以江姐英雄事迹为主线,通过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四川大学等单位合作,广泛收集江姐川渝求学、地下革命、狱中斗争等事迹,编写了《忆江竹筠同志》《江姐童年故事》等事迹专著20余部,创作推出电视剧《江姐》、党史纪录片《寻找江姐》、长篇文学作品《江姐:傲雪红梅》等小说、影片、剧目80余部。

 

一次次精心创作 开采红色文化“精神富矿”

 

以江姐为人物原型创作的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等文艺作品,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代表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

红梅绽放,坚韧不屈。作为我市“江姐精神品格学习教育周”活动内容之一,今年621日,由中国-东盟艺术学院、自贡文旅投集团联合出品的大型原创音乐剧《红梅花开》在成都首演。剧目独具匠心地将故事聚焦在江竹筠被捕入狱前,以区别于已被经典化的歌剧、电影版江姐的故事。在《红梅花开》中,江竹筠在成为英雄之前,她的形象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非常感动、非常震撼。”演出后,观众们表示,该剧剧情扣人心弦,精彩生动,充满正能量。《红梅花开》在自贡将长期演出,通过这部音乐剧,深度挖掘我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探索红色旅游文旅融合新路径,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托孤遗书的核心要义。”619日,在江姐故里举行的“江姐与共产党人的气节风骨”研讨会上,四川大学档案馆馆长毕玉教授向与会人士剖析了这封“托孤遗书”的精神内涵,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传承弘扬革命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托孤遗书写于19498月,当时江姐身陷囹圄,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英雄的革命意志是钢铁铸成的,但也有温柔一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江姐最牵挂的除了革命事业,还有自己的孩子……大安区以此打造了舞台情景诗朗诵《江姐家书》,感人肺腑的书信和朗诵者的深情演绎,为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江姐的遗书是写给亲人的,也是写给我们的,更是写给未来中国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江姐‘托孤遗书’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汲取前行力量。”观众廖先生表示。

不论岁月怎样流逝,这些红色文艺作品愈发历久弥新,持续不断地散发着革命英雄主义的永恒光辉,正潜移默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深入到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心中。

 

一次次精神洗礼 永葆初心传递信仰的力量

 

红色基因续写着一座城市的荣光,更锻造着基层文化干部们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精气神。这些年,大安区紧紧依托倾力打造的“老干部艺术团”“燊海书画院”等品牌团队,让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有温度的红色文化活动遍地开花。从城市到乡村,基层文化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动局面。文化润物无声,一个个冷冷清清的山村因文化惠民而变,因文化惠民而动,因文化惠民而兴;红色文化潜移默化,一条条街巷多元文化碰撞,群众文化活动的先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突出,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和谐社会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安区文化系统强化精品意识,深挖红岩英烈江姐事迹,着力打造“红梅赞·江姐文化艺术节”这一地方文化活动品牌,跨区域链接各类线上线下红色主题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激活红色资源共建共享贡献力量。由大安区文化馆组织参演的舞蹈《幸福小院》获第十一届中国“荷花奖”第八名;原创小品《感受红色》获四川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群星奖”优秀奖,选送节目《南湖红船》参加川渝建党100周年“信仰的力量”诵读比赛获银奖。

20多人发展到100余人的大安区老干部艺术团,是该区基层文化服务的“主力军”。成立近10年来,艺术团在区文化馆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建立了系列的学习、会议、排练和演出等制度。节目包括器乐、舞蹈、说唱等,表演种类齐全。队员们自带乐器、服装、道具等,刻苦排练,认真演出,以江姐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为素材,打造原创红色情景舞台剧,向基层、农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市委、区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既陶冶了情操,又愉悦了身心。艺术团常年深入学校、军营、乡村、社区、敬老院、工厂等地演出超300场次,足迹遍布大安区的大部分乡镇、街道和20多个贫困村。

不仅如此,由大安区文化馆发起成立5年有余的燊海书画院,在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治理等方面,切实发挥了书画艺术润物无声的作用。书画院在弘扬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送文化到基层方面尽心竭力,每年春节前夕,会员们自发组团下乡镇、进学校、到社区,为群众送春联、送灯笼,深得社会各界好评。已有会员百余人的书画院每年开展10次书画艺术交流活动,为繁荣地方文化艺术、传递社会正能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幸福新大安·奋进新时代”书画作品展、“不忘初心、崇廉尚廉”廉洁文化书画作品展、“自贡乡愁记忆——美丽乡村行”美术作品展、陆荣程“丹青墨痕”书画篆刻作品展等颇具影响力……

“十四五”开局,公共文化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安区将赓续“江姐故里”红色基因,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以红色文化擦亮新时代文明实践底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努力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原载《自贡日报》202111903版)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