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4年第3期>>燊海星空
登葛仙山记
(二)
发布时间:2024-04-05 17:55:45       作者:黄毅       来源:区总工会

大安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 黄毅

(接上期)

7

    进入中华门,又行数十步,终于来到崖顶,一棵黄桷树斗荫盘空,榕根盘匝,覆盖了整个山崖。崖顶有一房、一亭。瓦房两间,呈L形布局,条石搭建破败不堪。六角凉亭,由六根粗壮的水泥柱撑着,漏穿壁空毫无美感。老陈说:“这些都是近几十年,老百姓在崇果寺遗址上自行搭建的,山上原来的建筑五十年代初期,大都拆走用于修建牛佛中学的校舍啦!”王果当年看到的景象,显然与我们是迥异的。老陈介绍,《大葛仙山记》载“有平田旷土,乔木新篁,奇花异卉。古刹踞其岭,曰崇果寺。”在王果眼中是“寺殿凡四,两庑环之,殿壁镌‘西蜀名山’四字。内有明大学士张位撰、尚书李长春叙,及长春撰《葛洪记》石刻,尚书李本《修殿庑碑》,宫保何起鸣题‘第一名山’,佥事何士林、大参李维祯、李崇楷诸名人俱有题咏”。至于提到的“放而西行,崱屴谽谺,有石崛然,有亭翼然,曰‘丹亭’也。去亭百数步,有池湫然,有井黝然,曰‘丹井’也”。这些“葛仙遗迹”都杳无踪影了!唯一能看到的,是周边一片丛生蒿草和低矮枯藤。见我满腹疑问,老陈说道:“崇果寺鼎盛时期的样子,现在只能在志书和诗文中看到了,其中达天上人‘法性山高,顿落群峰之峻;醍醐海阔,横吞众派之波’一联,足状其概,可见山寺规模之大。”走近六角亭,老陈补充道:“这个亭很多人认为是丹亭,其实王果说得很清楚,当年他在此处建的是读易亭。”他指着随身携带的王果《大葛仙山记》中“乃伐石市瓴,竖亭于崖之上,名之曰:‘读易亭’,盖取‘大易.山水蒙’之义也……亭既成,与同人酌酒其中……”一段给大家看,随即手轻抚亭柱深情地朗诵道:“王果曾集联‘天下之动贞夫一,圣人之情见乎辞’,‘夜来双月满、江上数峰青’,‘携童冠而游、飞觞作赋,括江山之秀、弄月吟风’镌刻在亭柱上”。我凭栏远眺,突然被面前寥廓景象吸引住了,冬日暖阳下,视野通透,一望无垠,江水像一条碧玉色的飘带曲绕在天地间,在流,在闪、在飘,在歌,在舞;被淡淡的雾霭缠绕的两岸青山、房舍、田畴、绿树,全都映入宽阔的江水中,影影绰绰,如诗如画;面对沱江,自左方上游往下,明镜般的水面上有三处河水冲击泥沙形成的江心岛,呈平原状,次第排列,它们都被一层厚厚的绿草甸覆盖着,上游那座最大,不下数十亩,与其下方的两座相距稍远。我在想,已冬天时节,这沙洲岛上的野草为何保持那生机和绿色,“一川草色青袅袅”把岛装扮如碧玉珍珠、如静静躺卧沐浴的绿衣仙女,不会是葛仙着意为之吧!远处天际一线,群山朝贺,万壑归宗,如旗如盖、如城如阁、如载如门、如马如龙。形成了一种不可比况的空灵,一种不可比况的节奏,一种不可比况的和谐,不禁念道:“这里真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山高水长啊!”听到我的感叹,老陈介绍道:“我小的时候,这个季节,景色更加充满诗意情趣,特别是江面断水,许多浅滩裸露,礁石奇形怪状,人可踩水过江。自从黄葛灏、黄泥滩电站建成后,水位上扬,这段江面再无浅滩了!”

8

葛仙山之美,我难以言表,似乎才尽词穷。南朝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讲“山水之美,古来共谈”,我们是幸运的: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陆续就有关于葛仙山美景的诗文出现,隋唐及其以后越来越盛,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商家僧侣、鸿儒之士等各色人等,都在游历葛仙山的过程中,吟诵性情,赞美山水,抒发怀抱,参禅顿悟,写下了无数璀璨的诗篇,使葛仙山的文化底蕴深厚了许多,成就了这座“西蜀名山”。在众多的史志里,葛仙山当之无愧应该是自贡延续千年的文化高地!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兵部外郎晁公溯在《舆地纪胜》记载的五首诗,曰:“烧药岩:久矣晁灶毁,寂然岩室空。豈之九转鼎,龙虎在胸中。”“读书台:素书滿天地,谁识元牝门。读者未有得,达者己忘言。”“抚琴台:支頤坐台上,洞壑有清音。松风能度曲,琅然吾素琴。”“着碁台:昔日勾漏令,著书内外篇。能知局几道,此自有㬬仙。”“金沙井:客来酌此水,沙净色黄金。当时辙有鮴,今日井无琴。”南宋时期郑晁叔《咏葛仙寺》三首七绝诗题刻,诗曰:“羊肠百折滑侧足,踏险冲泥访葛公。当是山灵亦相靳,竹舆常在雨声中。”“大笑抵掌欲绝倒,万事可怜今世间。不应天公亦翻覆,送云送雨上西山。”“浮游大白惜分襟,不特于吾有断金。欢喜使君多善政,乱山深处尚讴吟。”明礼部尚书李长春《咏葛仙山》诗:“仙山斜日眺苍霞,把酒凭高四望除。绿木细春云雄乐,丹枫晴染玉炉砂。林问掏井虬龙起,台上吹笛布鸿哗。呼吸似应通帝座,谁将笑语人天家。”明甘济时《葛仙山》诗:“飞舄遥从玉局来,三花掌上为谁开。才知学土焚香地,却是真人跨鹤台。一抹峨眉如对叠,几排阊阖足衔杯。绣岩亦有丹砂种,九转从将问化胎。”明滇南诗人李崇阶《戊午秋同潜夫天峰开士游葛仙寺步石壁韵》诗四首:“幽寻儿度憾蹉跎,共向西风一买舸。碧渗丹泉何代井,蓬飞石发此峰囊。山川不觉经秋老,词赋空怜蚀藓多。几片断云千丈壑,其如仙去不归何。”“浩眺冥搜挈倡游,秋高山水一囊收。天将绝蠍留真境,雨引空江泼远眸。乌兔两丸金练液,英雄九辈桨推鸥。罡风吹得千岩醒,谷应松篁解啸讴。”“轩轩遗像醮初霞,觏止生人道气赊。有晋书中怀抱朴,无勾漏漫请朱砂。烟携老衲藤偏疾,鸟助骚人语不哗。傅道此真翁自写,可容写处识翁家。”“但能游即是行仙,江上孤峰许醉眠。会佛如来都是药,了将心去别无元。人因火井疑丹井,我向金川寻稚川。萝薛初衣今幸遂,相携物外定何年。”虽然这些诗文各产生的时代背景不一样,但借葛仙山抒怀的文章千年来“历古今而长在,经盛衰而不易”(谢灵运(南北朝)《归途赋》)。这些颇具感染力的文学表现,让人能沉浸在古人的文字中俯仰为乐,甚或从古人观照世界的方式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从而打开自己观看山水自然的视野,更能寻找到两千年葛仙山的印象和记忆。

9

说葛仙山作为文化高地,不仅因为有丰富绚丽的石窟艺术、脍炙人口的仙都传奇、星汉灿烂的诗文书志,更重要的是厚重独特的人文历史。谈葛仙山,必谈“尚书醉石”的典故,《富顺古诗三百首》录李长春《咏葛仙山》诗后尚录有跋文:“万历甲辰(1604)九月二十四日,同守泰卿元交、甘济时叔与、李长荣仁甫李允祥云卿游大葛山,共饮仙台之下。余人石龛中结跏跌坐,引满浮白,听越客呼吟,童立台畔吹洞箫以和之,酣畅丙夜始返禅房两宿。李长春题。”其《富顺古诗三百首》编者《附记》:“李长春半生在外为官,至礼部尚书,致仕归里遍访家乡山水名胜,作诗以志,足见古人真情。《咏葛仙山》诗由李允祥书,刻于葛仙山壁间,成为一景,名‘尚书醉石’。”归隐故土的李尚书,到葛仙山登高吟咏、欢宴散怀、谈玄说理,对葛仙山来讲或是一件文化上的标志性事件,特别是留下的诗文,不经意间提升了葛仙山的文化价值。对于李长春此人的记载,我专门求助国家档案馆研究明史的专家帮助考据。回复是:李长春,字棠轩,白渚坪人。明隆庆戊辰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聪颖博洽,有诗文行世。万历十九年繇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升任仍兼翰林院学士。李长春在朝廷主要负责教育与文字编纂的工作,曾经编纂过《实录》,撰写过多篇碑文,如《经筵赋》《新修成都桥塔碑》《修建武所城记》《敕赐慈慧禅寺十方常住碑记》《平蛮碑记》等,当时朝政颇乱,人心思危。李长春性情刚烈,不善圆融,曾经上疏得罪皇上。李长春与佛教的因缘应是涉及不深,但喜与文人交往,为“艺文而友”之一。其本人的诗作留世很少,仅存《谒三苏祠》“槎枒老干倚云间,疑是君家木假山。山讶长蒿迷故宅,只留遗草照人间。”等篇。李长春何时辞世,无考,但是他是死在了老家,“葬富顺县东鳌溪上”。至于众人所说的“尚书醉石”处和石壁上的诗句,或许深藏苔藓中,或许被人为凿损,都被历史湮没不寻踪迹了。当地同行的朋友,或说在“人石大仙”脚下,或说就是千佛崖半腰的平台,大都无法找到出处依据,只能唏嘘!

10

宗教在葛仙山的文化上有着重要地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勘查时曾发现“山顶平台现存明清时期的宗教建筑,塔、建筑地基等遗址”。小庙后墙,有道小门,众人鱼贯而出。奔着探寻古迹的念头,大家的脚步愈加轻盈起来。距千佛崖石岩高出两米,是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坝,这是川南穹窿地貌的典型特征。一座现代的寺庙建筑雄踞面前,歇山金顶,白柱红壁,垂檐翘脊,约500平方米,宏大庄重。据驻守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2015年在原址上重建的,虽然门楣上挂着“天王殿”的镀金牌匾,但殿内陈设与过去“崇果寺”的文武殿相仿。“崇果寺”此处,在宋淳熙之前,本来也有宗教建筑,《舆地纪胜》在葛仙院条目下,就说“张道陵造殿见存”。也就是说,原来是道观,后来到宋朝,改建为佛教的寺庙。葛仙山的寺庙,最初是张道陵修造的,是道观,叫葛仙院。同行的大安区总工会陈永春主任,对文史颇有研究,一提到张道陵,他侃侃而谈:“目前道教界公认的创始人,是东汉名士张陵,即张道陵,道教不是指道家,道家早就存在了。他虽是江苏沛县(今徐州)人士,却在遍访天下时,选中了四川传道。这支宗教力量最早的根据地,说法之一就是成都大邑鹤鸣山,奉老子为先世师,根据《道德经》的内容演化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宗教仪轨。到了唐代,道教在四川的发展更是进入了令人艳羡的繁荣期。整个唐朝,四川出现了大小95座道观,影响力极大。”文献上能记述葛仙山被张道陵选中,看来它的自然环境与道教追求清净平和是相呼应的。“那佛教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同行的一个伙伴急切地问。永春捋了捋衣袖,轻声地说道:“巴蜀地区出土的早期佛教文物年代在东汉三国之际,而文献记载的则要晚至东晋。‘佛教入蜀’显得尤为神秘,这与信息混沌的历史遗迹、年久失传的文献资料有关。不过,考古学家们发现,巴蜀西南地区出土早期佛教文物,主要分布在成都地区和出入巴蜀的水路交通线上。葛仙山处在沱江江畔,这就不难理解了。”志载到了南宋,崇果院已经改为礼佛,并到李长春时叫葛仙寺,到王果来时叫崇果寺!葛仙寺几经焚毁,几经修缮,变化很大,只记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的是一间40多平方米的瓦舍,昏暗的屋内,拥挤地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佛和大大小小一大堆不知名的泥塑菩萨,比起现在端坐弥勒佛像的“天王殿”差距巨大。五十年代的崇果寺是什么样子,已故庙坝先贤赵春隆在其主编的《庙坝文存》中有一段详细的记述。那时赵老师年少约十多岁,似曾看过没拆之前的庙宇,描述的内容大体可信:原来的崇果寺,坐东向西,背靠主峰文峰,文峰海拔407.8米。佛寺南北长30米,东西长70米,占地2800平方米。从千佛崖上来,便到了山门,山门内是一占地700平方米的庭院,庭院广置花卉树木,其北侧设有石焚香炉,其年代已不可考,但香炉尚存。经过花间小径,便到了主体建筑。佛寺共三进二院,双侧厢房呈对称状。第一进为文武殿,殿高7米,四大天王分两侧排列,菩萨造型逼真,每尊高3米。文武殿正面供奉弥勒佛,笑口常开,肚大诙谐,高1.5 米;弥勒佛龛后是执法神韦陀菩萨,韦陀圣像面对庭院。步出文武殿,拾级三台,即是一处庭院,庭院里绿树葱郁,树间置石凳石桌,两侧对称有梅花五瓣花圃,内分植兰花、什锦各种名贵花卉。在正对大雄宝殿大门外,置铜质鼎形香炉,炉前有铜烛安放架,供进香者焚香插烛。庭院左右是对称戏楼,戏楼在庙会期间上演中国传统古装川剧。内容大多以节、孝、忠、义为主,宣传中庸思想,灌输和谐理念。第二进为大雄宝殿。殿中正面供奉释迦牟尼佛。大殿主体高15米,由八根摩天大柱支撑着大殿。大柱为本质,采取本山中天然林里的黄杉制成,直径50厘米,高9米,柱上雕龙刻凤,金色祥凤缠绕朱红色的大柱上,上端彩凤飞翔,龙凤朝向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殿左右,后壁,塑有佛经故事,故事真实生动地再见佛教的伟大哲理,教育人们要众善奉行,众恶莫为的行为准则。贴壁泥塑下左右两侧是五百罗汉塑像,塑像形态各异。相棚如生,以长老含利弗为主,融入了中国儒家思想的众生形象。释迦牟尼佛巨大金身盘足肤座,像高4米,在莲花台上慈悲垂眉,光显巍烟,慧联注世,佛光普照,法雨常施,普度群氓。金像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站像,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左右二助侍为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走出大雄宝殿,来到金鸡楼前一所庭院。庭院俟大雄宝殿处有一口深井,井深莫测,上站一高大威武的井神,神像高4米。庭院右侧为会客厅、佛经流通处、方丈室及僧舍。第三进为金鸡楼,楼高18米,分三层。正殿供奉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第二层为藏经楼,富藏大乘佛教经典,仅《华严经》就长达600万字,为藏经之最。顶楼有一昂首挺立的纯金铸造的雄鸡。相传是当年修筑佛寺时的啼鸣之鸡,后被人盗去。到解放后的1955 年,只剩后人复制的铜质金鸡一尊。

如今于此,我深感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大家找遍天王殿前后,能辨识出是旧物的,也只有一条卧在草丛中石狮和一堆散落的残砖碎瓦啦!一阵山风吹过,在千佛崖上的龛窟中回荡,发出或如隼鹳戛戛鸣叫,或如僧尼诵经梵音绕梁,让人缥缈空灵。

一座山也如一个人,人有气质山有特质,葛仙山的气质鲜明、饱满、独特。葛仙山的美,不仅在于自然山水,更在于它密不透风、深蕴机理的历史文化气质,尤其这种历史文化气质,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过往沧桑、时代变迁。在下山的路上,老陈翻出赵春隆老师的旧作《八声甘州》一首,不觉击掌而歌:“看葛仙东去起狂澜,骏蹄铸青山。有苍松白鹤,云蒸雾绕,缥缈人间。魏晋霓裳舞袖,石窟撰诗篇。横岭金鸡唱,千佛挥鞭。拄杖登高晚望,任沱江南去,一览千帆。草丛中寻觅,托起古狮酐。唱梵音崇蕖寺外,诵真经,化袅袅山岚。心中有,琉璃翠碧,跌座金莲。”抑扬顿挫似吟似歌,感染着我们每一个登山人。

此次登葛仙山,有老陈的陪同和介绍,比往次又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知和感受,于是乎以记之。(连载完)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