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4年第4期>>村官说事
党建引领 产业赋能 
点亮大丰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4-04-30 13:13:38       作者:刘玉亭       来源:回龙镇

回龙镇大丰村第一书记 刘玉亭

 

大丰村位于回龙镇东部,由原来的大丰村与周祠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0亩,平均海拔798米,现有10个村民小组,10513968人。村党总支辖2个党支部,党员105名。近年来,大丰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公司+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柑橘、稻虾养殖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按照组织统一安排,我于20237月到回龙镇大丰村任第一书记。从2023721日交接工作的那一天起,我就牢记组织的嘱托和单位领导的期盼,全力以赴投入到大丰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中,紧紧围绕自身职责,抓党建、带队伍、建产业、促振兴,扎实推进各项帮扶工作。

一、筑牢堡垒夯基础

村党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我深知党建在基层的引领作用。驻村伊始,我就从“抓党建、强堡垒”入手,把建强支部堡垒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完善制度机制。刚到村时,我就发现村里支部活动偶尔存在不规范等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我一边积极请教区委组织部、区科经局的专业人员,一边购买了书籍学习专业党务知识,同时带领支部一班人共同学习研究,修订完善了“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村务公开等村“两委”工作制度,让村“两委”干部有章理事、有据可依。加强阵地建设。到村后,映入眼帘的是村活动中心办公环境拥挤,设施陈旧,布局不合理,党员群众开展活动不便。我看在眼里、急上心头,多次召集村“两委”干部就合理规划村办公环境进行开会讨论,重新对村活动中心进行规划,配置多媒体设备,重新划分功能区域,全力打造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和红色阵地,党支部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推动城乡党建共建。村里很多党员群众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终日面朝黄土、背靠大山,封闭保守的思想成为乡村振兴的绊脚石、拦路虎。为此,我积极向原单位机关党委争取结对帮扶,签订“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协议书,做通原机关党员干部工作,多次深入帮扶村进村入户,发挥区级单位党员干部视野宏阔、思想开放的优势,与大丰村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通过相互学习,共同活动,不仅激发了大丰村党支部和党员活力,也引导区级机关党员干部参与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了帮扶水平。

二、心系群众解民忧

我始终坚持“群众事就是我的事”,时刻把群众的事,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中。一是坚持把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争取上级资金88万元,建设抗旱蓄水池1个、二级提灌站2座,解决了402户、120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问题;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完成土地平整900亩、新建100方蓄水池4个、提灌站1座、水渠1200米、建设产业道1.9公里,对大丰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二是争取“后盾”单位资金支持,拨付资金2万元在党群服务中心修建220余米乡村振兴文化墙,弘扬乡村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联系“后盾”单位、爱心企业家对128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及22户残疾人家庭及困难群众进行慰问走访,发放慰问物资0.4万元。三是积极推销脱贫农产品,联系购买脱贫户的鸡、鸭、米等农产品0.5万元,有效带动脱贫人口增收。自驻村以来,128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314人,无一户一人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发展产业谋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面对村里“一穷二白”的现状,挨家挨户走访,谋求发展振兴之路。因地制宜绘蓝图。坚持扎根基层,走村入户、实地调研,与帮扶村“两委”干部一道同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交流,了解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发展瓶颈,因地制宜提出了“政府主导、企业跟进、围绕项目、增收增效”的工作思路,并起草了《回龙镇大丰村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年规划(2023-2025)》。苦干实干抓落实。围绕规划目标,多方奔走,求资金、找项目,成功争取到位中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50万元,通过建设产业配套实施、购置无人机等农用机械等打造现代化粮油种植基地,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2023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57.44万元,同比增加205.69%

下一步,我们村还将谋划组建大丰村集体经济农机合作社,解决大丰村劳动力短缺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问题。

夏日的田间地头,乡村振兴正热潮涌动,产业兴旺的新气象点缀山间田野,大丰村民富村强的新画面正徐徐铺开。

 

(责任编辑:曹小满)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