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3年第9期>>燊海星空
贫穷的富翁
——陈家林的收藏之路
发布时间:2013-12-11 16:25:16       作者:吴远福(巴骄)       来源:牛佛镇

与陈家林的相识,缘于一个偶然。2007年,我到牛佛古镇参与编纂《牛佛镇志》,从此便与古镇和这里的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同镇上的所有热心人一样,时任张家坝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的陈家林,积极热情地为我们采集修志史料提供帮助。与别人有所不同的是,他更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珍贵的文史资料。后来才知道,这位有心人原来是四川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其时还担任自贡市收藏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自1980年开始收藏至今,陈家林收存有知青史料万余份、交通票证3万余张、老照片八千多张,以及上万份的其它史料。

一、初涉收藏

陈家林出生在牛佛镇一个普通人家,有兄弟姊妹五个,在贫困中度过了苦涩的童年。由于家贫,一个妹妹还被抱养了出去。1972年,陈家林初中毕业。当时只有15岁,没有达到“上山下乡”的年龄。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便去当木工学徒自食其力。

1979年夏日的一天,陈家林到一个老同学家串门,看到同学收藏的一册册邮票,遂对邮票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家,陈家林立即找出远方亲人寄来的几十封信,将邮票一一撕下来,夹在一本厚厚的书中。在收集邮票的同时,他也学着做些玉器、瓷器的买卖。陈家林有一个做古玩生意的叔爷,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就让陈家林帮他把藏品拿到自贡等地供销社去卖。陈家林除了能够赚点跑路费外,还学到了一些鉴别古玩的知识。

1980年,陈家林凭着20元本钱,做起了收荒匠,开始了他的收藏生涯。每天早出晚归,挑着担子到牛佛镇周围的乡村,收玉器、瓷器或古籍书刊。那时没有通车,来回都靠走路,走到一个村就四处来回吆喝。当时文物市场还没有开放,私自买卖文物属于“投机倒把”,被逮住了就要受到处罚。陈家林就被抓到过两回,钱、秤、箩筐都被没收了。

二、纸厂淘宝

陈家林真正步入收藏行列,是在1985年。镇上有一个乡镇企业——牛佛造纸厂。陈家林常到造纸厂去淘旧书、旧信封以及贴在上面的邮票。纸厂收购废纸两角钱一斤,卖给他则一元一斤。

由于在废纸堆里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书刊资料,陈家林就长期蹲守在造纸厂里,不再到外面去收荒了。那里的书刊杂志,混合着废纸堆积如山。有一次,陈家林和妻子在废纸堆中淘宝,忘记了时间。工人下班锁门,不知道他们还在里面,就将他们锁在了屋子里。直到下午6点钟有人来开门,这才把他们放了出来。那时正值隆冬,夫妻俩深深地领教了一回饥寒交迫的滋味。

渐渐地,陈家林积累起了大量的书刊。他便和妻子商量,利用自家的房子开起了旧书店,由妻子负责经营。他则每天去造纸厂“寻宝”,找到小说、过期杂志就称回来,然后按零本卖出去,以赚取的差价来养家糊口。

2000年,牛佛镇进行旧房改造,陈家林的住房也在拆建之列。他当时有13万多册藏书,其中有1950年至1990年的全套《人民日报》和《四川日报》,还有《自贡日报》的创刊号以及240多期试刊号(在全国的报纸中,试刊日期最长的当数《自贡日报》)。邻居借给他一间屋子,但只能够放一些收藏品,报纸、书刊却没有了地方存放。无奈之际,只好找了辆解放牌大卡车来拉到造纸厂化浆,来回跑了4趟才运完。十多年的心血,一元钱一斤淘来的宝贝,最后六角钱一斤又卖给造纸厂化成了纸浆。这是他收藏生涯中的一大挫折,也是心中难以抹去的伤痛。

三、系列收藏

1.知青史料

在陈家林的众多藏品中,“知青文化”类堪称一大亮点。注重知青“上山下乡”史料的收藏,缘于陈家林有一种知青情结。他的哥哥、妹妹都当过知青,同班同学50多个,只有3个没有下乡当知青。他哥哥在牛佛区永兴公社当知青时,每逢周末和假期,他都要去帮他哥哥割麦子、挖花生、挖红苕或是烧水煮饭。

在造纸厂的废纸堆中淘宝时,有一天,陈家林发现了1964年自流井区各街道居委会上山下乡知青的原始档案资料,包括申请报告、困难补助等等,一共380多张。他如获至宝,一张一张地清洁整理,并装订起来收藏。从那时起,他便开始留心收藏知青史料。

1997年,自贡市收藏协会在西山公园举办“第五届收藏节暨自贡市知青史料展”,其主要展品出自于陈家林之手。看到络绎不绝前来参观的人流,看到那些站在展品前久久不忍离去的老知青们,陈家林决意要更加注重对知青史料的搜集。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现在陈家林已拥有了上万份知青史料。其中,有上山下乡申请报告、物资供应证、购粮证、户口迁移证、介绍信、书信、决心书、学校鉴定表、上山下乡批准书、知青慰问信、知青专用票证、知青出席证、代表证等。今年初,以其个人收藏品在牛佛镇举办的“中国知青文化展”,迎来了省内外的参观者,并获得了广泛好评。省社科院《当代史资料》编辑部副主编张家钊和编辑苏东来,专程来到牛佛镇,登门采访陈家林。面对来访者,陈家林表达了他心中的一个宏大愿望——建立中国知青文化馆。他说:“要是能建中国知青文化馆,我将毕生为这项事业服务,将自己的全部藏品无偿捐献给国家。”

2.交通票证

陈家林的藏品中有3万余张交通票证。民国时期的交通票证有1000多份,包括脚夫票、轿子票、汽车票、火车票、轮船票,还有飞机票。其中,脚夫票则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有关盐运的珍贵资料。

1996年,陈家林在自贡市盐业博物馆举办交通票证展,这是全省最早的一个专题展。市委书记王东洲率四大班子领导参观,对展会给予了肯定。

3.历史照片

19975月,在西山公园举办知青文化展时,陈家林向展会提供了丰富的藏品,却缺少照片。这次展览中挂出的照片是向荣县档案馆租借的。陈家林发现,那些已经泛黄的照片因为直观地反映了知青们的生活而倍受参观者青睐,这让他知道了老照片的珍贵,下决心收集老照片。展出结束后,陈家林即与当年牛佛镇首批知青之一的宜宾市知青联谊会会长范学新取得联系,收集到了一张拍摄于1964620的牛佛镇首批下乡上山知青的合影。到现在,陈家林已收藏了800余张自贡籍知青的老照片。

近年来,陈家林更是醉心于老照片的收藏,先后收藏了1.1万余张。其中2000余张与自贡有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贡市19501970年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各个不同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风貌。

在陈家林收藏的上万张照片中,军人老照片有3000多张,包含了民国海军、空军及抗战时期国共双方的军人照片。其中,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照片尤为珍贵,1950年代到1980年代的解放军照片则十分丰富。

4.字画收藏

2000年以来,陈家林也收藏字画。已故著名国画家孙文光的贝叶画堪称中华一绝,其作品被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陈家林有幸收藏到孙文光的《飞天》《蔡文姬》《迎春》《财神》等9幅贝叶画。2004年,资中县已故国画家陈武英的儿子要出售其父遗留的130余幅书法作品和120余幅绘画作品。陈家林得知后立即卖掉3间旺铺,将其全部买下。

四、赘 

在陈家林的收藏经历中,虽然有过挫折和伤痛,但更多的是收获的快乐。陈家林不爱钱,也从不存钱。只要有钱,就都是用来买收藏品。盈室的藏品,是实实在在的收获;收藏的过程,便是真真切切的快乐。

与其说陈家林是一个收藏家,不如说他是一个纪录岁月、见证历史的有心人。透过他收藏的那些老照片和史料档案,使人能够真切地感受那些特定历史时期的种种情形。对于有着亲身经历的过来者,或可揭开尘封的记忆,或可触动深埋的情愫;对于从事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那些藏品则是至为宝贵的实证资料。

富顺电视台《百姓故事》、自贡电视台《破译收藏》、自贡日报《人物》等,曾专题介绍其收藏故事。2010年,陈家林获得自贡市收藏协会颁发的“本土文化特别贡献奖”,可谓实至名归。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